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富士康之後的“汛期”預報

http://www.CRNTT.com   2010-06-22 08:56:10  


 
  遷廠多是“表演”

  起於富士康,蔓延珠三角的漲薪潮,震幅其實傳至更遠,在多個省份紛紛上調最低工資的背景下,長三角自然也感受到了漲薪的震蕩波。鬱詩禮告訴記者,最近,他與在上海的一些台商和本地商人餐叙時,話題也不離“漲薪”二字。

  “大家都很關心漲薪,我自己也是。最近幾年,在工資問題上,我感覺到工人情緒波動特別厲害。”鬱詩禮說。

  現在應該在可以承受的範圍內主動給工人適當加薪,是一些長三角廠商比較一致的看法。他們希望不要發生過激事件,讓自己陷入被動,反為不美。此外,人性化的管理也為商人們所提及。“有些代工廠採用日本式的管理方法,這可能不太適合中國的文化。”一位台商告訴記者。

  當然,也有遷廠的論調。一些沿海企業放出風聲,因為承擔不了漲薪的重負,要將企業遷往人力成本更低的內地或其他區域。鬱詩禮對此說卻並不認同。“這很大程度是一種表演,希望能對漲薪的趨勢起到一個抑制的作用。遷移很困難,其一,遷移成本很高,其二,物流成本驟增,內地的物流成本要比沿海高出許多,還有,這些企業在當地已享受了稅收優惠,遷移的話,就要吐出這些優惠。”

  “我自己是不會遷廠的。”鬱詩禮幹脆說道。

  經濟發展模式已有轉變跡象

  “我覺得早就應該加薪了,不應該等到現在。”中國社科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張車偉告訴時代周報記者,“中國的勞動力價格一直偏低,單從增長速度來看,勞動者薪酬的增長速度,低於國家整體財富的增長速度,也比勞動生產率的增長速度低,這樣的增速首先就是不合理的。”

  據野村證券對工業企業勞動力生產率的估算顯示,勞動生產率在1994-2008年的年增速達20.8%,而同期製造業的工資年漲幅僅為13.2%。

  “我可以斷言,作出加薪決定的企業,不可能因為加薪而影響到企業的生存,他們肯定算計過了,能夠加薪才會加薪。”張車偉說。

  “加薪確實勢在必行。”上海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學會青年學者委員會副主任、上海交通大學教師張錄法也告訴時代周報記者。“勞動力市場的供求關係已經在轉變。雖然是否已出現徹底扭轉供大於求局面的劉易斯拐點,業界尚有爭論。另外,這段時期以來CPI的上升壓力,也增加了加薪的合理性。”

  張錄法還提醒記者,長三角地區企業附加值相對較高,需要的是熟練的、素質較高的技術工人,對工人會有培訓等等成本。因此,並非勞動者工資增長10%,就意味著企業的成本增加10%,實際成本增加遠遠不及這個比例。

  這一波的加薪潮,據張車偉的估計,最多也只能在沿海地區蔓延,不會觸及內地。“現在還只是個案性的。”

  不過,在張車偉看來,正在萌動的加薪潮,已經帶來了某種令人欣喜的跡象。“我國以廉價勞動力為主要競爭優勢的生產模式,過度依賴出口的經濟局面,短期內不會改變,這兩個月我們的外貿出口有很快增長,這說明工資的增長還不能影響我國的競爭優勢,也還不能扭轉現有的發展模式,但,已經有了轉變的跡象,加薪帶來工人購買力提高,會使經濟結構向著內需方向發展,對出口的依賴程度會有所減輕,今後我們會走向更均衡的經濟發展。”

  另一方面,張車偉認為,工資的增長還會減緩人民幣升值的壓力。“這兩者是對衝的,我一直主張通過工資適度增長的方式來緩解結構性矛盾,減低我們在國際上的壓力,而不是通過人民幣升值的方法。工資適度增加,會增加國內市場有效需求,促進消費,讓經濟更為活躍。”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