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林瑞麟:香港政改 主流民意盼前行

http://www.CRNTT.com   2010-06-29 00:28:58  


林瑞麟局長(右)與特首曾蔭權(左)在一起
香港政制發展,受到反對派勢力刻意阻撓。
  中評社香港6月29日電/港府推出的新政改方案得到了大多數民眾的支持,但是能否在立法會通過還是未知數。因為如果反對派議員聯手否決的話,儘管多數市民支持,新的政改方案還是無法獲得通過,香港民主政制必將原地踏步。為獲得權威信息,《中國評論》月刊獨家專訪了香港特區政府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林瑞麟先生。全國人大《基本法》委員會香港委員劉迺強先生主持了此次專訪,《中國評論》月刊六月號以《林瑞麟:香港主流民意希望政改能夠前行》為題發表了這篇專訪。文章內容如下:

  《中英聯合聲明》和《基本法》
  是香港民主發展的兩個里程碑

  劉迺強:請局長宏觀地介紹一下這次政改方案的背景,以便讀者能夠全景式地把握香港的政改發展。

  林瑞麟:我覺得要談2012年香港政制發展的議題,就應該回頭去看香港回歸之前一段的歷史。

  80年代初中央政府和英國政府經過兩年的談判,出台了《中英聯合聲明》。《聯合聲明》體現了中央對香港的長遠方針政策,是以“一國兩制”、“港人治港”和“高度自治”來恢復行使主權。在“一國兩制”下,雖然是50年不變,但有些制度是可以循序漸進地加以改善,其中一個就是香港選舉的制度。

  在1984年《聯合聲明》訂定以前,香港的立法機關、香港政府的首長都不是由選舉產生的,全部都是由英國政府委任。但《聯合聲明》確定了兩條:就是香港的立法機關經選舉產生,行政長官經本地協商或選舉產生。這個規定,便成為了香港開啟民主發展的基礎。

  香港的立法局自1985年開始有間接選舉,其中12席是地區的間接選舉,12席由功能界別選出。1985年到1990年間,中央通過由“基本法諮詢委員會”在香港做《基本法》草擬的諮詢,草擬工作由“基本法起草委員會”負責。那五年期間,香港社會表達了很多意見,包括對達至普選的訴求;而中央政府也回應了香港的民意,將行政長官的選舉以及立法會的選舉最終達至普選的目標,寫進了《基本法》。這便是香港開展邁向民主普選的第二個里程碑:第一個里程碑就是我剛才講的《聯合聲明》,第二個就是《基本法》第45條和第68條。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