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日本問題到底出在哪?

http://www.CRNTT.com   2010-07-13 08:51:55  


 
  資產泡沫將民衆、企業、銀行紛紛捲入資本市場  

  金融自由化政策使得日本企業越來越重視資本運營,根據日本開發銀行的分析,1986年左右,日本大企業的金融資產收益率高達8%,而同期的權益融資的資金籌措成本只有2%,因此日本企業只要把資金從右手轉移到左手,就可以獲得巨額的收益,於是在金融快速自由化的支持下,日本企業對於資本市場的投資越來越重視,他們把開始把大量的資金投入股票、房地產等資產品市場中,結果推動了金融資產和房地產價格上升。而股票、房地產價格的持續攀升又進一步加強了對資產品價格的樂觀預期,結果資金繼續大量流入股票,房地產市場,“泡沫”越吹越大,普通民衆,企業,銀行,證券公司等紛紛捲入其中。  

  1987年底,日本股票市值竟然占到全球股市總市值的41.7%,並趕超了美國,成為世界第一。1989年底股票總市值占當年國民生產總值的60%。另一方面,當日本股市泡沫一路凱歌高奏之時,日本房地產價格也正在瘋狂,不斷上漲。1990年高峰期時,東京商業區的地價漲至1985年的2.7倍,住宅區地價則漲至1985年的2.3倍。  

  與此同時,由於日元巨幅升值,也嚴重刺激了日本人海外收購與海外投資熱情。日元升值使海外企業和土地等資產價格以及金融資產相對比較便宜,於是日本企業和投資家得意地大量接收美國國內資產。日本企業買下好萊塢和洛克菲勒公司大樓,成了那時日本在世界上不可一世的象徵。有的日本人甚至揚言,因資產飈升,賣掉日本列島,可以買下整個美國。 

  貨幣緊縮導致泡沫破裂 

  到了1989年,日本政府也意識到了泡沫經濟的嚴重性,開始採取緊縮性的經濟政策來限制股票、房地產價格的進一步上漲,為此日本當局將官方的貼現率提高到3.25%,可是宏觀調控的效果不佳,於是日本政府只好在1989年末將貼現率進一步提高到4.25%,同時大藏省也採取了多種措施來限制土地投機行為。可是這些措施的效果依然不盡人意,股票、房地產價格依舊在上漲,為了徹底解決流動性過剩導致的資產價格快速上漲問題及可能的通貨膨脹,日本中央銀行採取了力度更大的“預防性緊縮政策”,大力收縮銀根,減少貨幣供給量,並且將官方的貼現率提高到6%,但是這些政策的後果卻是災難性的,固然解決了資產價格快速上漲的問題,可是也把日本經濟推入了長期衰退的泥潭中。突然而劇烈的金融緊縮使股票和房地產價格迅速下跌,1990年底,東京股市已下跌了38%,300萬億日元(折合2.07萬億美元)股票市值瞬間消失,房地產價格從投機巔峰陡降下來,從而使日本經濟陷入了“泡沫經濟”破滅後的蕭條之中。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