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日本問題到底出在哪?

http://www.CRNTT.com   2010-07-13 08:51:55  


 
  公共投資欠下巨額國債   

  在整個20世紀90年代裡,日本政府為了擺脫經濟衰退的泥潭,從擴大政府開支,舉辦大型公共工程,連續降低利率,增加貨幣供給量到金融機構改革,產業結構調整,經濟進一步自由化等等,但是這些刺激經濟的政策措施的效果卻讓人極度沮喪。從1992年以來,日本政府十多次追加公共事業費預算,僅1995年度就投入9萬億日元。其次是官定貼現率不斷降低,從1995年9月以來一直保持在小數點後的歷史最低水平和世界最低水平。還有,政府、地方行政為振興經濟增發的國債累計達666萬億日元,是國內生產總值的1.3倍。政府為救濟衰敗的農業,也投入了近50萬億日元。然而,政府的這些舉措收效都不大。實際經濟增長率1997年為-0.1%,1998年為-0.9%,因此20世紀90年代被日本人常稱為:“失去的十年”,認為它是日本的又一次戰敗。 

  日本的幾個幼稚性錯誤 

  日本經濟自80年代後期日元升值以後後,在經濟制定過程中出現了幾個非常幼稚的錯誤,首先是放任經濟泡沫的形成,泡沫經濟對社會的危害是非常明顯的,也是沒有任何爭議的,而日本放任泡沫的形成絕對是經濟政策的一大失誤;其次是大舉借債搞公共工程,而日本在實行國民收入倍增計劃的時候,實行的是平衡預算;三是長期低利率,日本企圖用低利率來刺激經濟,但是低利率從根本上說很難刺激到實體經濟,而要刺激實體經濟,必須採取有利於企業擴大產能的產業政策,僅靠貨幣政策是絕對不行的。 

  日本為什麼會犯這些低級錯誤? 

  冷戰時期,日本在政治上長期是一黨獨大制,這個大黨就是依附於美國的自民黨,在自民黨之外還有比較穩定的社民黨作為反對黨,但是冷戰結束後,長期親蘇、親中的社民黨垮台,隨之日本政治結構發生劇烈動蕩,日本在經歷了短暫的一黨極大後,進入了政黨井噴期,日本也就是變成了極端多黨制,而極端多黨制是非常不穩定的增長結構,世界人民都看到的就是日本首相更換頻繁。政治上的不穩定,必然導致經濟政策上的愚蠢、偷懶與短視,如果我們從這個角度進行解釋,日本的一切問題也就有答案了。 

  (摘自《中國大形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