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日本首相對韓道歉的背後

http://www.CRNTT.com   2010-08-13 07:52:24  


菅直人鞠躬致歉
  中評社北京8月13日訊/在《日韓合併條約》簽訂100年前夕,8月10日,日本首相菅直人在內閣會議上發表談話:“正如‘3.1獨立運動’等激烈抵抗所顯示的那樣,在政治、軍事的背景下,當時的韓國人民被違背其意志的殖民統治奪走了國家和文化,民族的尊嚴被深深傷害。”對於“殖民統治所造成的莫大損害和痛苦”,再次表達“痛徹的反省和由衷的歉意”,並表示在直面歷史、真誠反省的基礎上,構築“未來志向”型的日韓關係。作為行動,承諾近期將殖民時代“流入”日本、現保存於日政府宮內廳的《朝鮮王室儀軌》等朝鮮王朝的珍貴歷史文物等“移交”韓國。對此,韓國總統李明博在熱線電話中表態說:“(韓日)兩國能夠構築更加強有力的合作關係”,對日首相的道歉談話表示歡迎。

  戰後日本政府表達對過去殖民統治正面道歉的“公式發言”始自1993年的細川護熙表態,其後有戰後50周年之際的村山富市的“村山談話”及60周年時小泉純一郎的談話。此番談話,基本上是承襲了上述“法統”的“公式表態”,且道歉的規格略有提高:首次論及在日本歷史上一向作為“反日獨立運動”象徵的“3.1獨立運動”,並坦言殖民統治違背了韓國人民的意志,確令人耳目一新,應該說不失為一個高調的表態,值得評價。

  菅直人談話系民主黨政權上台一年來首次在歷史問題上公開表態。就左派出身的菅首相個人來說,此番表態應該說是真誠的。民主黨本來就主張要“直面歷史”問題,而菅又屬於黨內的左翼領袖,如此程度的表態按說是題中應有之義。但作為現任日本首相代表政府對第三國的“公式表態”,本來就不是首相一人之事,甚至關涉首相個人的政治理念、價值取向的程度也有限,事實上,是國內政治平衡的結果,所謂“外交是內政的延伸”。據日本媒體透露,照菅直人本人當初的想法,他甚至打算在賠償問題上打出更加向前看的“政治方針”,結果被黨內反對派“摁”了回去。即使是目前程度的表態,也遭遇了包括在野自民黨前首相安倍晉三在內的反對勢力的阻擊,保守派議員組織甚至發表聲明,譴責菅直人為首的內閣“對國民和歷史的重大背信”。這從側面折射出圍繞對韓、對亞外交,日本政壇的角力有多麼熾烈。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