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攤牌吧,房價

http://www.CRNTT.com   2010-08-29 08:56:24  


 
空置稅難以遏制高房租

2010年08月25日10:39 新民周刊
 
  而中央政府的組合拳,一手摁住需求的同時,一手正卡緊開發商的資金鏈。

  “第一個手段就是清查囤地,並限制上市房企再融資。2010年4月強力宏觀調控政策出台,部分2009年拿地企業資金壓力陡增,其中資產負債率超過70%的13家50強房企未來可能陷入資金困境。第二個手段就是清繳土地增值稅。之前問題在於開發商可以通過種種合理避稅手段,將土地增值稅降到最低,所以許多地方政府幹脆直接按1%預征,土地增值稅就失去暴利調控的初衷和目的了。這次國稅總局清繳土地增值稅就是要讓這個稅種發揮它真正的作用。第三個手段就是減緩銀行放貸發放速度。處於一綫樓市的業界人士都知道近期銀行放貸速度極其緩慢,開發貸基本直接停了。”楊少鋒表示,這幾個方面綜合作用的結果,房企資金狀況將一下子從“不差錢”到“很差錢”。“福建一個專門從事民間貸款的朋友早兩個月聽我說今年房企會資金會很緊張後,趕緊從海外融資了數十億的資金以2分5到3分的利息給房企放高利貸,眼下已經成交好幾單,總額超過十億。” 他認為以開發商現有的資金情況,大概可以撐到年底。對開發商而言,今年的冬天會真的很寒冷。

  “流動資金貸款、銀行授信額度、非銀行間發房地產信托、大型企業發債,這些以往開發商可以拿到資金的渠道現在都被嚴格控制起來。此前因為管理不嚴,開發商還可以挪用預售款,現在這個漏洞也被堵上。”朱黎庭也透露。

  王智中通過他建立的“資金池模型”,發現開發企業2010年4月底的資金池達到歷史最高水平,約9173億元,但5月、6月連續2個月下降,6月單月下降幅度達到1830億元,單月資金缺口達到歷史最高水平,這說明了新政的調控效果強於2007年。他的判斷與楊少鋒基本一致:“隨著調控的進一步深化,開發企業的資金鏈將在3個月後受到嚴峻考驗,6月後進入冬天。”

  喉舌的力量

  “別迷戀調控,調控只是一個傳說。”有了幾度前車之鑒,政府會不會再度“失信於民”?

  朱黎庭認為:“近期的一系列信號,顯示出除非經濟形勢出現重大變化,中央政府的調控絕不會半途而廢。即使不出新政策,老政策也一定會貫徹執行。”

  任志強曾放言:“只要宏觀經濟還保持11.9%的GDP增速,房價還得像去年一樣保持飛漲。要死肯定是銀行先死,房地產商後死。”

  但近段時期,各銀行按照銀監會部署,反複進行房貸壓力測試。交通銀行副行長錢文揮在交行中報發布會上表示,即使發生極端情況、房價下跌一半,交行的房地產不良貸款率大約僅上升1.2至1.6個百分點,總體風險可控。這讓政府在出台所謂“核武器”時免去了後顧之憂。

  投機者相信,地方政府迫於財政壓力,不會眼睜睜看著房價回落。但中央媒體一系列痛批地方政府為高房價最大幫凶的文章,莫不是在點醒:識時務者為俊傑。

  本輪調控施行至今,幹擾、誤導之聲不絕於耳。

  但就在任志強“從”了之後,中房協副會長朱中一也奇跡般地出現了一百八十度轉變。

  此前他還在博鰲論壇上為開發商鼓勁打氣,透露中房協已經多次“上書”國務院,建議暫緩出台新的緊縮性房地產調控政策。但前兩天突然否認了自己的說法,改口為“堅持調控政策不動搖”。

  因住建部研究中心副主任秦虹一句話,媒體熱炒“經濟刺激政策複出”、“三套房貸放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銀監會第一時間進行回應,均表示堅持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堅決遏制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的通知》,“辟謠”效率相當迅速。

  近日還有人放出消息,稱相比6月份,7月份北京、上海等地樓市成交量“暴漲”。《人民日報》當即撰文批評說,“暴漲說”明顯是一次有違事實的炒作,目的是幹擾調控,誤導預期,獲取暴利。

  甚至連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11日表示“要計算出准確的商品房空置率很難”。都遭到了《人民日報》、新華社發文質疑,直指管理部門不能無所作為。

  也許正是這一系列不尋常的信號,讓不少開發商聽出了弦外之音,在任志強之後,也紛紛“從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