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民國範兒是個什麼範兒

http://www.CRNTT.com   2010-09-01 14:19:35  


 
  陶涵口述:蔣經國成長記

  一位算命先生鐵口直斷,說蔣介石第一個太太生下的兒子,日後必是貴人,官位極高。這直接導致了蔣經國的出生。

  蔣介石14歲那年,母親決定給兒子成親,她挑選了鄰近岩頭村一位19歲的姑娘毛福梅。毛福梅還有一名大約同齡的陪嫁女婢阿王跟進門。福梅體格強壯,個性和藹,略為纏腳,較能方便做事,蔣母特別看中這一點。

  婚禮在冬天舉行。毛福梅說,她和夫婿婚後頭兩個月非常快樂,可是婆婆責備她教壞兒子偷懶,小兩口一起出門散步,躲在房里說笑談天。於是她便聽話而對夫婿保持距離,以致夫妻感情不睦。

  蔣介石於1907年進入北京附近的武備學堂。不久,就被選拔進入日本振武學校,在東京期間,蔣介石與中國流亡人士交往,並進而加入孫中山成立的革命同盟會。蔣介石利用暑假回到上海,參加同盟會設在法租界秘密總部的工作,並不回溪口老家。

  毛福梅秉持中國禮教,依然忠誠可親,可是此時的蔣介石已經嫌棄這個老式的配偶。毛福梅曾向友人訴苦,說蔣介石時常毆打她。因此,1909年夏天,毛福梅似乎不會有生子的機會。但是,一位算命先生鐵口直斷,說蔣介石第一個太太生下的兒子,日後必是貴人,官位極高,蔣母深信不疑。

  這是好消息,可是預言若要實現,總得安排夫妻倆有魚水之歡呀!蔣母(王太夫人)帶著媳婦到上海。蔣介石起先不肯聽從母親的安排,王太夫人以自殺威脅,他才不得不從。毛福梅在這年夏天與丈夫共處了一段時間,總算懷了身孕,才回到溪口。

  1910年4月27日,毛福梅臨盆。她口述一封信給蔣介石,通知他已為人父,母子均安。這個兒子就是蔣經國。

  與“少年繼母”游學上海

  1921年,蔣介石母親去世,當時,儘管國民黨內部鬥爭激烈,華南軍事局勢吃緊,蔣介石卻遵奉古禮服喪,在溪口守喪數個月之久。他在山上一間小屋靜思,將個人生活提升到新的境界。蔣經國與祖母感情十分親密,王太夫人逝世後,對11歲的他是感情上極大的衝擊。

  蔣介石把母親安葬之後,與姚氏協議分手,與毛夫人亦正式離異。起先,他告訴毛夫人不得再住在蔣家宅子,在她哭求之下,他才讓步。經國目睹這段對話經過。蔣介石寫給舅子毛懋卿的一封信,描述他對結縭20年的妻子之感想是:“十年來,聞步聲,見人影,即成刺激……”

蔣經國在俄羅斯與鄧小平同班

  蔣介石決定休妻,是因為他熱愛上一個年輕女子陳潔如。陳潔如父親是支持孫逸仙的一個上海人。蔣介石1919年初識陳潔如時,她只有13歲——照她自述。她的朋友說她像是18歲妙齡。蔣介石一見鐘情,迷戀上她的青春無邪,甚至誘騙她到旅館,可是她機靈地跑掉。

  1921年9月初,蔣介石一度回到上海,又見到陳潔如。這次,他決心娶她為妻,或納為側室——看你要相信哪一種說法而定。陳母起先不肯答應,後來卻又答應。婚禮在1921年12月5日舉行,此時她僅有15歲。她的繼子經國,可只比她小4歲!

  12歲的經國,進入上海萬竹小學四年級念書,曾經有一段時間與陳潔如一起住在法租界聖母院路三巷九號。蔣介石大部分時間不在上海,她和經國建立起不錯的關係。他管這位只有16歲的繼母,稱呼為“上海姆媽”。她既是他的大姐姐,又是他的少年繼母,影響到他此後一輩子對女性的羅曼蒂克理想化印象。

  少年時期的蔣經國,蓄短發,方臉像母親,額頭高像父親。當著父親面前,他拘謹有禮,相當緊張。蔣介石要求兒子每星期天要寫一封“兩三百字”的信給他,報告課業進修心得,兒子疏於寫信,必遭斥責。他建議兒子把他的去函保存下來,有暇就取出來反覆溫習。然而,他自己本人經常沒空寫信,就指示兒子要讀些什麼書。他繼續強調《四書》的重要性,孫逸仙的《三民主義》也列在書單之上,但是似乎沒有古書來得重要。蔣介石有時候也把自己批注、讀過的書寄給兒子。他建議兒子這些古書要“讀百遍以上”。

  蔣經國小學畢業後,升入上海浦東中學,當年春天,也就是孫中山逝世兩個月之後,上海爆發一波警方壓制民眾示威的流血風潮。此時,經國受同學推舉,四次出來領導群眾活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