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伊拉克重建:一場並不失敗的“戰爭”

http://www.CRNTT.com   2010-09-03 09:25:20  


伊拉克首都巴格達Hasan Bejawi,向美軍申請了1千美元的啓動資金,開了一家用來維持生計的雜貨店。
電信運營商在美軍在伊拉克的Joint Base Balad軍事基地為2萬名美軍鋪設WiFi無綫網絡。(圖:Engadget)
  
經濟與市場發展 
 
  7年內GDP增長由負轉正,人均收入3年漲3倍 
 
  2001年,經過兩伊戰爭和入侵科威特兩場戰爭,伊拉克的人均收入從1980年的3600美元暴跌到770-1020美元。據美國公布的數據,這個數字在美國入侵之前一度還降到2003年的500美元。3年重建,雖然伊拉克人的生活水平依然很低,失業率依然高企,但人均收入賬面上比2003年翻了3倍(1500美元)。 
 
  從整體上看,7年來伊拉克的整體經濟狀況逐漸好轉。據英國《衛報》公布的數據,伊拉克實際GDP從2002年的負增長(增速-7.8%),逐年攀升至2008年7%的增速。實際上,受戰爭影響而伊拉克的商業和農業實際上僅用2年多,就恢復到2003年美國入侵伊拉克前的水平。 
 
  美國為創業者提供1-5千美元啟動金,從伊國內貸款幾乎不可能 
 
  重建伊拉克,美國希望為這個國家建立起市場。很多人批評,戰後美國公司趁機從中漁利,但鮮有人知道,美國人同時也給伊拉克人創業的啟動基金。美國政府人道主義機構USAID在2006年公布的一組數據顯示,在短短6個月里伊拉克新增了3萬個新注册企業,速度增長驚人。 
 
  在伊拉克,希望自己開店的修理店、雜貨店和餐廳的人都會找美國人、而不是國有銀行貸款。通過美軍審核後,這些創業者就可獲得1到5千美元不等的小額“創業啟動金”。對於從伊拉克本國銀行或政府處貸款,一名創業者al-Dulaimi就表示“在伊拉克,基本上不可能”。2008年,伊拉克政府通過賣石油獲得了790億美元的盈餘,但在伊拉克官員眼中,重要的事情還很多。伊拉克銀行的小額貸款利息高達20%,有時候甚至要求300%的擔保。
 
  2003年後手機用戶翻125倍,互聯網從無到有 
 
  在2003年薩達姆被美軍鏟除之前,伊拉克根本沒有移動電話市場。如今,據《經濟學人》披露的數據,伊拉克的移動電話用戶已從8萬上升至2千萬。有趣的是,移動市場的發展,“得益於”伊拉克除首都以外幾乎沒有固網設施的事實,而戰爭,又進一步地破壞了這些措施。 
 
  相比之下,互聯網在伊拉克的發展更為驚人。2003年至今,伊拉克因特網連接數量從4500飆升至1600萬。而薩達姆時期,網絡是嚴格控制的,只有非常少一部分的居民被允許上網。美軍入侵伊拉克的最初兩年,只有軍方能使用網絡。自2006年更多公司開始進入伊拉克後,如今伊拉克甚至已形成4家運營商競爭的格局。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