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高等教育不應欺貧重富

http://www.CRNTT.com   2010-09-03 12:02:20  


台灣生源不足,很重視對外推介。
  中評社台北9月3日訊/世新大學社會心理學系教授邱天助今天在《中國時報》登出文章“高等教育不應欺貧重富”。作者表示:“在一個民主多元的社會裡,大學應該擁有‘尋求平等’、‘追求差異’的權力。台灣並不是每一所大學都要成為‘頂尖大學’,都要成為學術生產的工廠。但仍然有權力要求在平等的基礎下,發揮各校的特色,培育眾多的下一代。更重要的,‘國家’不能以全民的資產只照顧少數菁英,更不能犧牲弱勢者的權益來成就優勢者的未來,讓弱勢者最後只剩下走上街頭的權力。”文章内容如下:

  據悉“教育部”以經費拮据為由,九十九學年度的“教學卓越”預算,將由五十億減為二十五億。相對於爭議最多的“五年五百億頂尖大學”預算,最後卻全數保留一毛不刪,這種厚彼薄此、欺貧重富的決策,看在數十所爭取“教學卓越”的大學師生眼裡,只能徒呼奈何!

  長久以來,台灣高等教育一直是“劫貧濟富”、“抑私揚公”,並且一再複製、強化階級宿命。弱勢學校與學生在政府不斷的向“強者傾斜”政策下,幾無翻身的機會。

  “教育部”獨厚幾所“頂尖大學”,主要理由是提升國際競爭力,“五年五百億”拚的是台灣有大學能進入“世界百大”。最近,上海交通大學公布的二○一○年《世界大學學術排名》,台大從去年一百五十名“進步”到一百二十七名。據此,許多人即沾沾自喜的宣稱,台大不但是兩岸三地之首,更首度超越排名一百四十五名的新加坡大學,成為華人地區之冠。

  其實,在上海交大世界大學排名中,一百零一到一百五十都屬同一等級,一百二十七與一百四十五只是“五十步笑百步”的距離,毋庸高興。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