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楊秋興的“南方革命” 誰解其中味?

http://www.CRNTT.com   2010-09-23 00:18:05  


 
  再以這些擔任過高雄市長的政治人物背景來看,他們看起來都有一股草根或草莽性,不能有高學歷,也不能太“布爾喬亞”,要能跟勞工群體融合,還要有流利的閩南語,最好還要懂得一點“高雄式的方言”。所謂“高雄式的方言”,就是一種特有口頭禪。

  再從高雄縣的政治特質來看,高雄縣雖然跟高雄市毗鄰,但高雄縣卻是一個典型的農業縣。在國民黨的操縱之下,它形成紅派、白派、黑派三個派系,紅、白兩派是支持國民黨,黑派則是支持民進黨。

  而高雄縣地方派系之所以能夠長存,主要是來自於對土地佔有的多寡,不必然是由意識型態左右。例如,高雄縣的黑派是由已過世的大家長余登發所創,余登發雖然過去是跟“黨外人士”站在一起反國民黨,但他會反國民黨主要是他在擔任縣長時大舉擴張自家的土地,惹得國民黨非除之而後快,這也使得余登發幾上幾下,就是沒法把縣長的職務完整的就任期滿。

  雖然如此,余家對土地的擴張卻是不於遺力。例如,高雄縣人民就流傳一句話:“所有高雄縣新開設的大馬路,每一條都會經過余家的土地”。儘管如此,但余家有大面積的土地,卻是他們從事政治的資本,高雄縣民婚喪喜慶,大都可以看到余家的身影。

  就舉一個我自身的例子來看,我父親在1998年去世的時候,當靈柩還停放在老家的大廳時,有一次余家的女兒余玲雅車子剛好經過我家門前,她後來倒車回頭上香。雖然我家沒有發給余玲雅訃聞,但出殯那一天余家自動具名送輓聯、花圈和奠儀。在這以後,原本極力支持國民黨的我的大哥,以後幾乎都把選票投給余家。有一點要說明的是,我大哥一直住在高雄縣老家,他還是“忠貞”的國民黨員,從這裡也可以看出高雄縣市選民特性的不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