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楊秋興的“南方革命” 誰解其中味?

http://www.CRNTT.com   2010-09-23 00:18:05  


 
  民進黨可能發生“南方革命”嗎?

  最後,我們再來討論民進黨是否有可能發生“南方革命”,這裡有必要回到本文一開頭所提到的“南方”問題。

  楊秋興在他決定參選的聲明中,特別用“南方宣言”這個名稱,代表他並沒有放棄尋求綠營人士的支持,也就是他還是堅持自己是“台灣派”。“台灣派”是從“本土派”發展而來,過去“本土派”被界定為是國民黨內的本省籍人士,阿扁執政以後,為了把“本土派”收歸為自己的支持者,遂廣泛的把本省籍支持綠營的人士,統稱為“台灣派”,這有別於“外省派”,所以聽到“台灣派”,不要直接想像成是對應大陸的“中國派”。

  楊秋興的參選聲明既然稱為“南方宣言”,表示他還是要站在“台灣派”這邊,而且還說是要“選擇走人群最多的那條路”,那麼哪裡又是“人群最多的那條路”呢?表面上是指“中間路線”,但“中間路線”卻又是最不穩定的道路,唯有自己的旗幟鮮明,才有可能獲得中間選民的支持。

  但楊秋興卻又沒有放棄使用“南方宣言”,代表他可能從國民黨拉到的選票會有限,那麼他想在藍綠對峙的環境中闖出一條路,還是一句老話“很吃力”。如果我們拿國際社會“南北對抗”的例子來看,一個國家一旦被界定為“南方國家”,它想一時轉變成“北方國家”,恐怕不是那麼容易。

  就以中國大陸的外交政策來分析,傳統上大陸就把自己界定成是“第三世界國家”,所以即使到現在大陸的經濟已經崛起,但大陸還是不願意,或者說不能貿然改變自己是“南方國家”的屬性,以致於國際社會在炒作G2格局時,大陸的領導者總要再三的否定這樣的指稱,甚至在各種國際會議的場域中,大陸的領導者還是要一再宣稱自己是“發展中的國家”。

  大陸外交政策的例子,其實就可說明楊秋興的困境,他想利用“南方宣言”來“打著紅旗反紅旗”,這是不可能的任務,既然是不可能的任務,那麼他想藉由脫黨競選來達到改變綠營大本營的“南方革命”,可能性也就很低。

  畢竟,“革命”能否成功,不僅是在人為的力量,還決定於社會經濟結構的轉變,兩岸雖然已經簽署ECFA,但大陸經濟的力量想要影響台灣,或者說是影響高雄縣市的社經結構,應該也並非是一時可見。既然高雄的社經結構不變,楊秋興聲明要走“最多人走的那條路”,顯然也不可能馬上形成。所以,沒有改變的社經結構,楊秋興所看到的“最多人的路”,恐怕還會是一條最孤獨的道路,而不是幫助他完成“南方革命”的道路。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