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北海白虎頭村強拆大局已定

http://www.CRNTT.com   2010-10-11 10:01:52  


  中評社北京10月11日訊/10月8日,20萬遊客離去後,廣西北海市銀灘附近開展了一場聲勢浩大的強拆行動,執行者非常堅決,“出了人命,最多網上熱鬧十幾天就過去了,對我們沒什麼影響,對你們有什麼好處?”當地官員稱,“被執行人還自行灌制了汽油燃燒彈,但最終在法官的勸說下配合強制拆遷工作。”在強拆過程中,公安、邊防等多警種合作,法院、檢察院、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到場監督。白虎頭,這個劍拔弩張的村莊,終於沒有釀成慘案。

  ※銀灘:白虎頭村的宿命

  銀灘原名就叫“白虎頭”,與白虎頭村息息相關

  北海銀灘現在聞名天下,不過當初它不叫這個名字,就叫“白虎頭”,與村同名。1990年時任總書記的江澤民視察後,當地為了加速發展旅遊業,才起了一個更貼切和美麗的名字。1991年,銀灘建成第一個公園,當年即接待遊客120萬人次。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憑著地利,借著旅遊經濟的東風,白虎頭村迎來發展的良機。1993年,現任村主任許昆家裡就蓋起了四層半小樓,花費20多萬元。那個時代“萬元戶”都少見,這20多萬元的分量可想而知。

  “社會主義新農村”,或者“北海銀灘中區改造二期工程”

  銀灘的優點是“灘長平、沙細白、水潔淨”,前國家主席楊尚昆曾經稱讚它是“天下第一灘”。然而,由於開發模式簡單粗放,銀灘逐漸變得“沙灰黑、水渾濁、有污染”。2000年,廣西省決定進行恢復性改造和生態保護。2003年完成了一期工程,拆除了39幢樓堂館所。2007年,開始實施二期工程。所謂二期工程,正式說法叫做“銀灘中區改造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基礎設施項目”。最初,村民們很期待,以為要在原地改建,這樣他們的生活與工作環境也能得到改善。後來才知道,這意味著他們必須離開。隨著交涉的深入,村民們發現,這個二期工程本身存在問題,根本沒有立過項,實際立項的是這個工程範圍內的多個小項目,用“化整為零”的方法逃避政策的限制。

  按照計劃,白虎頭村必須消失

  說白了,“二期工程”就是要把土著全部遷走,把土地騰出來,重新開發建設。至於誰會更加愛護那片海灘,是把海灘當祖業的土著,還是今後的管理單位,無人細究。村民們也並非拘泥於故土,他們最關心的還是切身生計,提出來的問題倒也正常:補償費用過低,“一沒有土地,二沒有港口碼頭和海洋……失去了經濟來源,我們將成為集中營裡的貧民。”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