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三錯釀成“月領9萬養老金”

http://www.CRNTT.com   2010-10-21 10:16:54  


 
  監管部門雖也注意到了這些問題,但只能表達苦衷:改選必須以公司股權合法為前提,因此必須等到有關機關處理關國亮案的結果後,才能召開董事會換屆的股東大會。這一段公司制度“癱瘓期”內,孫兵雖然臨危受命,扭轉了業績下滑的頽勢,但其對權力和制度的認識,基本與前任“君主”如出一轍——2008年一度有股東提出應由臨時股東大會對孫兵進行授權,後者在授權範圍內才能進行公司經營,但孫兵當即反唇相譏:“不能苛求處在不正常的公司,按照正常的決策機制運行。”

  絕對的權力導致絕對的……

  關國亮在位期間,新華人壽的薪酬在業內屬於偏低水平,創建時曾預留用於激勵管理層的1000萬股股權,也一直未能實施。但在孫兵時期,新華人壽則一躍成為業內可堪與平安集團媲美者,孫兵本人各類薪酬合計稅前在千萬元以上,為2009年保險業內最高。與此同時,新華內部舉報紛紛,人們不滿幾年來有關高管買豪車、辦高爾夫球卡的豪闊作風,甚至趕在匯金公司入主前突擊發放高額獎金,紛紛組團去歐洲、美國旅遊等。“說到底,留守團隊這幾年就是看門的,結果變成撈錢的了。”一位離開新華資產的投資經理表示。在這種不受正常機制束縛的權力背景下,愛財的孫總購買天價保險也就順理成章了。

  不能不想起國美之爭……

  看到這裡,大概大家腦子裡都會浮現最近的國美之爭。同樣是公司“統治者”被查被抓,國美卻可以有條不紊的按規矩運營。鋃鐺入獄者的產權仍可算數,公司的治理沒有政府干預,中小股東的權利一分不少……

  ※三錯:國家買單

  逾越自身角色的國家監管者

  2007年時,為了“避免新華人壽動蕩局面公開化”,作為監管機構的保監會,深度介入了新華人壽內戰。保監會作為監管者,自是有權調查保險資金可能的違規使用,也有權審查高管任職資格等;但召集公司高管開會宣布一家股份制保險公司的重要人事決定,確屬罕見之舉。甚至有官員直接表態——希望看到新華保險換屆平穩過渡,希望看到有實力的企業成為新華人壽第一大股東。但最後溢價接手了38.8%的股權,成為公司第一大股東的,正是國務院下屬的保險保障基金公司。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