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房價問題與中國社會各階級分析

http://www.CRNTT.com   2010-11-01 09:33:51  


 
  第二個方法是從銀行入手。葉檀等研究人員認為民眾炒樓導致房價攀升,何以種種限制貸款(第二套只貸60%,不貸第三套,等等)目前仍然效果不佳?是銀行出於自身利益沒有徹底貫徹斷糧措施(銀行小職員現在也像小公務員一樣是社會公認的肥缺)?或者“家庭”概念及第一第二套等技術上難以界定?還是措施規定朝令夕改使得商家敢於同政策博弈?抑或炒家棄產業入樓市,只持現金?……

  第三個方法最嚴厲,也最搞笑,就是各個城市現在紛紛推出的行政限制,居民每戶只許多買一套;或不准外地人買房,等等。我認為這種政策“一石三鳥”:第一,暫時平息民憤,顯示政績,房價或者短暫下降;第二,長遠保障富人的利益,因為凡“限量版”,價值將來一定上升(以後買不起房的人,大概可以議價出售“購房權”);第三,還把目前的窮富分化給固定下來了。

  第四個方法即房產稅問題最為吊詭,不知是法寶還是陷阱。有人說,房產稅上海作試點,如果不出台,中國經濟就完了。只要還有一點腦子就應該出台。

  在美國如自住百萬美金的房子,每年僅物業稅就要交美金近二萬。物業稅使得持有第二套房子成本太高。而近年中國房產成了最有成效的儲蓄與增值途徑。於是一度我也認為,物業稅是個壓抑炒樓的好方法。在電視節目里,我也談過這個觀點。

  其實這里既有法律問題,也有技術困難。

  因為中國所謂“買房”,只是約定俗成的說法,其實是私人通過發展商為中介,向政府長期(70年)租用房屋地產的使用權。要像其他國家一樣普遍征物業稅,先要在法律上,承認民眾擁有土地、房屋所有權。在沒有對房屋、土地擁有所有權的情況下,上交房產稅缺乏法理依據—等於說我們租十年房子,一筆過交了錢,難道每月還要再向同一房東交租房稅?

  吊詭的房產稅

  從劫富濟貧角度,有人說,“房產稅是照妖鏡,基本上手上有兩套以上房子的都反對,只要是現在大學生、沒買房子的都支持,或者是全國人都支持”。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