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再學工農兵?讓人心驚肉跳?

http://www.CRNTT.com   2010-11-18 11:53:00  


 
  六個“一”解讀

  1

  鼓勵每一名大學生積極種樹

  在校期間的每一名大學生,都要積極加入到植樹造林的隊伍中來,參與“綠化長江大行動”中。由市林業局、市教委沿江規劃以各高校命名的“大學林”,高校利用春秋兩季組織學生種樹。相關區縣黨委、政府負責選派技術人員進行指導、提供樹苗和工具,並承擔“大學林”的管護工作。

  2

  大學生帶薪實習一個月

  各級黨委、政府每年為大學生提供3萬個以上帶薪實踐崗位。這些實習崗位主要來自市級機關、大型的國有企業和事業單位,還有部分來自民營企業。

  市委副秘書長周傳航介紹,帶薪,是從財政拿一部分錢出來,帶薪定崗實習,這屬於重慶的創舉。帶薪實習,並非在70萬大學生中全覆蓋,主要針對家庭經濟比較困難、有一定技能的優秀學生。通過帶薪實習,一定程度上緩解這些學生的經濟壓力,並鍛煉其社會實踐能力。大學生勤工助學、勤工儉學,也屬於帶薪實習的一部分。

  關於“薪酬”有無最低標準?塗經平解釋:“既然叫帶薪,不是補貼,就是最低工資標準。”

  3

  到農村“三進三同”一個月

  組織大學生進村社、進農戶、進田間,與農民同吃、同住、同勞動,了解農民的生活和農村現狀,感受民生疾苦,增進同農民群眾的感情。學農區域,重點安排在三峽庫區、民族地區和貧困山區。

  市委副秘書長周傳航介紹學農的對象,主要以城裡學生為主,讓他們多了解農村。該活動也主要以倡導為主,希望更多學生加入到“三進三同”活動中來。如以往很多大學都在長期開展的暑期“三下鄉”活動,就可以納入該活動中。

  4

  鼓勵到企業做工一個月

  組織全市在校大學生到企業生產和服務一線,與工人一起做工,培養勞動觀念,了解生產流程,提高操作技能,促進學以致用。

  市教委副主任趙為糧介紹,該活動主要面向理工科學生,尤其是建築機械製造、電子技術、裝飾材料等跟工程、技術相關的專業較強的學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