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托爾斯泰的“國有化”之路

http://www.CRNTT.com   2010-11-24 11:19:25  


 
  到了1926年左右,“獻禮版托爾斯泰全集”的編輯工作幾乎陷入了停頓,主要原因是撥款遲遲不到位。為此切爾特科夫三天兩頭去和大人物會面要錢,最後全集還是沒能趕上1928年的托翁百年誕辰。1928年的托爾斯泰百年誕辰成為蘇聯的國家大事,那一年全國舉行了幾百項相關活動,相關部門還教導人民如何閱讀、鑒別托爾斯泰思想,對於托爾斯泰的評價嚴格遵循列寧在1908年寫的那組評價托爾斯泰的文章,比如《列夫.托爾斯泰是俄國革命的鏡子》等。1928年9月9日《真理報》刊登了一篇未署名的評論文章,評論懷疑出自斯大林之手,文章說布爾什維克選擇了暴力革命,將宗教視為人民的鴉片,而一位飽受贊譽的作家並不理解無產階級革命。

  “獻禮版托爾斯泰全集”直到1930年只出版了2卷,那一年切爾特科夫已經76歲了,資金依然捉襟見肘,他所有的積蓄都耗盡,他又給斯大林寫信,同樣沒有回音。列寧生前曾說,托爾斯泰全集應該收入托爾斯泰的所有文字,不做任何删改,審查是沙俄時代的事情。但到了斯大林時代,列寧的話不作數了。1936年,切爾特科夫去世,72卷的“獻禮版托爾斯泰全集”準備開印,但最後只印了其中的29卷,等到出齊全集已經是1958年了,斯大林死後。托爾斯泰的宗教思想出現在“獻禮版托爾斯泰全集”中,但常年被禁止以其他形式出版。

  在托爾斯泰去世後的最初幾十年裡,蘇聯通過各種方式將托爾斯泰這樣一位世界的社會異議者,成功塑造為俄羅斯民族的化身。1941年的列寧格勒保衛戰期間,《戰爭與和平》的故事通過廣播被傳頌,鼓舞士氣抵抗納粹。同時,25輛卡車來到莫斯科的托爾斯泰博物館,將所有托爾斯泰文物轉運到西伯利亞。戰後,托爾斯泰成為蘇聯的象徵,幾代學生都是讀著官方指定的托爾斯泰作品長大的,在這個國家各個地方都有托爾斯泰的塑像和以他名字命名的街道。1960年,官方隆重紀念了托爾斯泰逝世50周年;1978年,政府又高調紀念托爾斯泰誕辰150周年。1991年,蘇聯解體,一個名為“托爾斯泰教會”的組織馬上登記成立,這在蘇聯時代是無法想象的。也只有在那之後,作為意識形態的托爾斯泰才從政治生活中隱去。

  來源:東方早報 2010年11月22日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