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翁同龢後代翁萬戈:六世家藏傳奇

http://www.CRNTT.com   2010-12-11 09:50:06  


翁同龢故居裡的四體虎字屏
 
  要考證真偽,最好的辦法是找到原稿本。翁氏日記稿本現由其五世孫翁萬戈珍藏美國家中。“歷史學家孔祥吉與日本學者村田雄二郎,找到我那兒,專做一件工作,看稿本有多少地方修改過。他們一頁一頁看,最後發現只是把涉及康有為的地方給修改了,其實修改的地方不多。所以,整個說來,不影響日記原稿的史料價值。”

  甲午戰敗,國難當頭,康有為發動來京參加會試的舉人聯名公車上書。光緒二十一年閏五月初九日(1895年7月1日),他前往翁府拜訪。戊戌政變後,翁同龢删改日記時,將康有為的名字改為李蒓客。忙亂之中,忘了李蒓客已於前一年去世。因此,改删漏洞一目了然:“飯後,李蒓客先生來長談,此君舉世目為狂生,自餘視之,蓋策士也。”

  孔祥吉通過核對原稿,發現“李蒓客”三字系挖補粘貼,做工十分精細,非用強光透視,幾乎看不見貼補痕跡。當時,李蒓客已是花甲老人,稱“狂生”顯然不妥,如換成康有為,就好解釋了。

  “有半頁完全扯掉了,又補上半頁新的,”翁萬戈說,“據孔祥吉考證,是日一大早在朝見過光緒帝之後,並非像日記中所書‘赴總署發羅使電’,而是前往位於宣南的南海會館往訪康有為,勸康有為留在京師,鼓搗變法。戊戌政變後,高祖回了老家,非常自危,沾上康有為邊兒的人,可能殺頭啊!”那一天是光緒二十三年十一月十八日(1897年12月11日)。孔祥吉認為,翁氏此舉對中國近代史發展至為關鍵,倘若沒有這一舉動,康有為已束裝南歸,執教萬木草堂,根本不會有後來的高燮曾上書舉薦,也不會有光緒帝召見,那麼,戊戌維新歷史肯定會改寫。守舊派剛毅等指責翁氏“招引奸邪”,並非空穴來風。因此,這一頁日記翁同龢是非改不可的。
 
捐贈《勺園祓禊圖》:辨認《勺園祓禊圖》的真偽

  “高祖翁同龢在光緒十一年四月十二日(1875年5月25日)的日記上有記載:‘傍晚歸,見吳彬畫米萬鐘《勺園圖》。’大概當日或其後不久,這圖卷就入了他的收藏,一直到今日,歷經五代,已過125年,其中最後61年,隨我在美國。”此次來華,翁萬戈向北京大學捐贈了這幅畫。

  古人於三月上巳日在水邊舉行祓禊儀式,驅邪去災,祈求平安。明代畫家吳斌此卷題為《勺園祓禊圖》,描繪明末書法家米萬鐘的私家園林。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