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內蒙古鐵蹄馬面臨滅絕危機

http://www.CRNTT.com   2011-01-19 13:39:18  


牧民寶音達來(右)、阿拉騰和他們的鐵蹄馬。周欣宇攝
 
  當地人相信,鐵蹄馬有著高貴的血統。從很小的時候,寶音達來就從父輩口中得知,鐵蹄馬原本是成吉思汗禁衛軍的專用馬匹。“13世紀初,成吉思汗率領他的蒙古鐵騎橫跨歐亞大陸,鐵蹄馬超強的耐力在這場戰爭中顯示出了無與倫比的優勢。”寶音達來說著,臉色因為激動顯得格外紅潤。

  關於成吉思汗的戰馬如何在這里生根,當地流傳著一個傳說。元朝最後一個皇帝妥歡帖木兒被朱元璋軍隊逼得不斷北退,一直退到寶音達來的家鄉——克什克騰。軍馬中的一小部分流落民間,躲進地勢險峻的山區,也就是現在的克什克騰百岔地區。鐵蹄馬因此得以在當地繁衍。

  然而這種名馬如今卻走到了滅絕的邊緣,這讓寶音達來心痛極了。“蒙古馬的數量急劇下降,如果再眼看著其中最珍貴的鐵蹄馬從草原上消失,我對不起祖宗啊!”寶音達來的聲音有些顫抖。

  這個兩代馬倌的後代,6歲學習騎馬,從此再沒離開馬背。從祖輩代代相傳的記憶中,他了解到草原上萬馬奔騰的年代和人馬相依的過去。那讓寶音達來神往不已。

  他身邊的現實卻是,馬似乎正在悄悄退出牧人的生活。人們不再像以往那樣離不開馬,草原上再也見不到萬馬奔騰的情景,反倒是摩托車、汽車一天天多了起來。

  內蒙古農業大學副校長芒來的數據,似乎可以佐證寶音達來的觀察。1975年,內蒙古的馬匹數量為239萬。到了2002年,這一數字下降到91.4萬,2010年則急劇下降到不足50萬。而在這近50萬匹馬中,真正的純種蒙古馬只有不到10萬匹。

  “在13世紀,蒙古馬好比今天的波音747,速度和效率遙遙領先於其他交通工具。”作為牧民的兒子,芒來30多年來一直從事蒙古馬研究。他還是內蒙古馬業協會的秘書長。

  “蒙古馬改變了世界,世界卻拋棄了它。”芒來感嘆。

  我會一直保護你,不管是誰,都不能把你從我身邊帶走

  寶音達來心中,馬是最親密的朋友,是可以用生命相托的兄弟。

  在馬背上長大的寶音達來,深諳與馬溝通的門道:蒙古馬對主人極其溫順,能以味道和聲音辨別主人。當陌生人接近時,它會發出恐嚇的聲音;一旦聽見主人的吆喝,又會立刻安靜下來。馬隨其主,性格暴躁的人馴養的馬,脾氣也急躁;反之,性格溫和的人馴養的馬,脾氣也溫順。

  “當它們吃草時突然停下來,轉動耳朵,意味著危險出現在不遠處。如果它們不斷地打哈欠,則說明第二天是個好天氣。”寶音達來嘿嘿笑著,像說起心愛的兒女一樣,露出滿足的神色。

  尤其令寶音達來不能忘懷的是,馬甚至救過他的命。他還記得,那是1985年一個冬日的晚上,圓圓的滿月掛在天上。

  那天,寶音達來牧著馬群走了很遠。到了晚上,他又困又累,躺在雪窩里睡著了。睡夢中,他隱約覺得自己的坐騎用前蹄輕輕踢他。寶音達來迷迷糊糊地睜眼看了看,似乎一切正常,於是再次進入夢鄉。剛合眼,那匹馬又用蹄子踢他。憑借從小養馬的經驗,他覺得肯定有什麼異常的事情發生,趕忙起身查看,發現居然有一只狼蹲在幾米外!

  “這匹馬救了我的命,是我的恩人。”寶音達來眼眶有些濕潤,“從此我不再騎它,養它到死。”

  在寶音達來心中,馬不僅是自己的救命恩人,還曾是祖父和父親全部榮耀和自信的來源。在祖父的時代,牧馬人是草原上最令男人驕傲的職業,最高貴、最勇敢的牧民才幹得了。而祖父就是牧馬人。最多時,他替全嘎查(村)的人放養著1000多匹馬。那時,馬群在四五十萬畝廣闊的草原上自由馳騁。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