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人民幣走勢決定今年中國經濟動向

http://www.CRNTT.com   2011-01-25 09:11:34  


 
  中國的經濟轉型之道路無疑還面臨許多結構性障礙。如果我們把注意力從國內經濟轉向全球經濟格局,那麼如果中國不能在經濟平衡上取得一個顯著的突破,將會對全球經濟的再平衡產生嚴重的影響。一個國際的貿易順差,從宏觀經濟角度看,反映的是這個國家的儲蓄過剩,而中國的貿易順差,只是其他國家貿易淨逆差的另一面而已。
  
  正如中國很難通過提升國內消費來(相對是美國很難通過提升國內儲蓄)促進經濟增長,中國要減小外貿依存度也絕非易事。中國出口在1991年到2009年以每年19%的高速增長。只要中國出口繼續保持強勁的競爭力,出口就將繼續在中國經濟增長中扮演另一個火車頭的角色。除了中國的規模經濟和外部經濟所帶來的比較優勢之外,中國的勞動生產率在過去數年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事實上,如果中國真的嚴格將其經濟結構“再平衡”,許多鄰近經濟體的利益就不可避免遭受損失,例如日本、韓國、台灣,因為它們的出口經濟高度依賴中國市場。所以說,如果中國經濟要重整,它們也要重整。)

人民幣升值步伐有待加快

  正如我們早先討論過的,結構調整是一個艱難而漫長的過程。對中國而言,高儲蓄率尤為棘手,因為短時間內要把儲蓄率調低,無論是在經濟還是社會層面都是極其困難的。這就不能不讓我們把人民幣問題提到桌面。普通常識告訴我們,人民幣的任何大幅升值都會提升中國出口商品價格,降低進口商品價格,從而導致中國貿易順差的銳減,這是為何中國一直承受著美國逼迫人民幣升值的強大政治壓力。因為人民幣的兌換不是自由浮動,人民幣究竟應該升值多少,才能解決上述問題這點是不切實際的。

  人民幣在2010年6月與美元“脫鈎”後已經升值了3.6%,同時由於中國的通貨膨脹和美國有很大的差距,人民幣是在“實際上”已升值到差不多10%。

  但從經濟的角度來說,美元在同期也大幅度貶值,加上與中國貿易有關的重要貨幣如日元和新加坡元在同時已經升值,所以說,人民幣的”名義有效匯率”(NEER)(按貿易額比重計算的人民幣對主要貿易國貨幣的相對匯率)在這一時期實際上已經貶值了。如果按照”實際有效匯率”(REER,即名義有效匯率扣除相對通脹率)來計算,由於中國的高通脹率,人民幣更明顯地貶值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