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像總理那樣珍視訪民訴求

http://www.CRNTT.com   2011-01-27 11:25:46  


溫家寶總理24日下午前往國家信訪局與來訪群衆進行面對面交流,這也是共和國總理首次與來京上訪群眾進行面對面交流。
  中評社北京1月27日訊/國務院總理溫家寶24日下午前往國家信訪局,與來訪群眾進行面對面交流。《新京報》今日登載社論《像總理那樣珍視訪民訴求》,文章表示,“在去年10月廣州大接訪之後,《中國青年報》所做的一份調查顯示,56.3%的人期待黨政一把手公開接訪活動推廣到全國其他城市。在溫總理和訪民面對面之後,民眾的這份期待或許會更加強烈。各級政府和官員理應具有同樣的意識,像總理那樣珍視上訪這個民意表達的渠道”,原文內容如下:
 
  1月24日下午,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前往國家信訪局,與上訪群眾進行面對面交流,了解他們的困難和要求,並就政府工作聽取意見。溫家寶強調,“要拓寬人民群眾向政府提出意見和建議的渠道,創造條件讓人民群眾批評和監督政府,負責任地解決人民群眾的困難和問題。只有善於傾聽群眾的呼聲,勇於面對群眾的批評,政府工作才能更加符合人民的意願”。

  這是共和國總理首次與來京上訪群眾進行面對面交流。當政府最高決策層與最底層的問題,在一間會議室中正面相逢,各界其實都有很多期待。期待由此推動更多高級別的官員和上訪民眾見面,改變很多地方官員把訪民“妖魔化”的偏見,讓民意的表達更加通暢無阻。

  上訪也是民意表達的基本渠道。一般來說,民眾無論是向哪一級政府信訪,總是期望自己的意見能夠得到傾聽和采納,自己的利益訴求得到公正的對待,同時也希望那些違法、違規者得到懲處。對政府部門來說,不但要依法解決訪民的正當利益訴求,而且更應當把上訪當作了解民意、民情的機制。

  溫家寶總理說,“今天我不只是了解個案,更重要的是了解政府工作、制度和政策等方面還存在哪些問題,從而更好地為人民服務。”總理和訪民面對面,既是了解他們的問題,也是為了傾聽民意,尊重民眾的知情權、表達權和監督權,從而讓政府更好地向民眾提供服務。在某種程度上,這和網民在線交流、在電台直播間和民眾現場連線,具有同樣的價值。

  這些年來,各級政府部門對信訪並非不重視。近年公安系統的“大接訪”活動一直在做,接訪的公安局長的級別也在不斷提高。2008年6月底,“縣(市、區)委書記大接訪”在全國鋪開。到了去年,在“大接訪”中,已經出現了很多地級市的一把手。很多地方的環保部門也開門“大接訪”。應該說,這些活動均收獲了很多正面的社會評價,化解了很多社會矛盾。

  不過,也應該看到,不少官員對信訪制度仍然存在片面的理解,往往重視了信訪的“維穩”功能,而忽視了在接訪和上訪之間、政府和民眾信息傳遞和交流的功能。因此,我們不難理解,為何有些官員對訪民“畏之如蛇蝎”,將訪民視為“麻煩製造者”,以致出現了進京截訪、產生了“安元鼎”公司這樣的怪胎。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