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從埃及看“國家治理方式”的變革

http://www.CRNTT.com   2011-02-16 09:31:43  


經過一場“政治地震”,開羅民衆生活逐步恢複正常,市民在市中心步行街上逛街。
  中評社北京2月15日訊/“從由上至下的家長式專制,到上下結合的民主化共治,是國家社會發展現代化的轉型必須。歷史鄭重告誡我們:只有不斷推動“國家治理方式”的變革,才是走出‘治亂循環怪圈’的正確有效途徑,才可以真正實現國家人民的繁榮富強。”新加坡聯合早報昨天登載偉達的文章《“國家治理方式”的變革》:

  在剛剛過去的“震撼世界的18天”,埃及人民通過和平非暴力抗議手段,終結了長達30多年的專制獨裁統治,為古老的埃及文明迎來了現代自由民主社會的第一縷曙光。

  透過突尼斯和埃及等中東阿拉伯國家的群情激奮和風起雲湧,我們不難感受到歷史規律與時代潮流所迸發出的巨大方向感和推動力。筆者以為,其對人類廓清現代社會的有效發展路徑尤具啟發。現在看來,一個國家民族的政治與社會發展,包括三大歷程:權力階層變革、意識形態變革、治理方式變革。

  在古典時期,政治社會改革的認知基本局限在人事方面,即如果政治出現腐敗退化,胡作非為,社會到處兵荒馬亂,民不聊生,那麼人們就判斷,一定是包括國王皇帝在內的整個國家統治階層壞死了。怎麼辦呢?揭竿而起,改朝換代。

  奪權執政的新興勢力可能在早期還比較注意廉政、效率及革新,官民關係也算溫和融洽。但隨著時間推移,王權及封建官僚體系的專制取向又逐漸占得上風,國家權力又重新步入腐敗墮落失效的軌道,新的一輪改朝換代也就又在醞釀之中了。這就是歷史學家們所稱的“古典治亂循環怪圈”,即指反覆做無用功,打打殺殺,粉墨登場一遍又一遍,但社會的整體政治及文化狀態,卻基本原地踏步。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