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穆巴拉克,埃及人還是阿拉伯人

http://www.CRNTT.com   2011-02-17 10:25:52  


 
  當然,考慮到埃及和整個阿拉伯穆斯林世界的政治現實,穆巴拉克逃往以色列的可能性不會超過他移民火星。這個選項只不過是一句玩笑罷了,然而這個玩笑的背後卻是埃及令人感慨的政治現實——穆巴拉克的垮台很大程度上正是他的以色列政策的結果。或許是一個蘋果打倒了突尼斯的本.阿裡政權,其他的某種水果可能也會讓阿爾及爾的大街上彌漫著令人緊張的空氣。但讓埃及民眾更加難以容忍的則是開羅政權30多年來對以色列在巴勒斯坦所作所為的聽之任之甚至縱容支持,情況與埃及類似的則是以色列的另一個鄰國約旦。

  利比亞和叙利亞可以成為支持 強化外交政策因素對當前地中海沿岸阿拉伯各國局勢影響作用的分析模式的兩個證據。兩個國家和埃及、突尼斯和阿爾及利亞最大的差別,其實不是在執政者的統治時間長短,也不在各自國家中產階級的月薪能買得起多少面包,而恰恰在於他們和包括以色列在內的西方世界之間的關係。利比亞至少在言論上是不喜歡以色列的,而叙利亞則是美國欽點的“搗亂分子”。的黎波裡和大馬士革的市民生活或許並不好過突尼斯和開羅,但至少這兩個國家人民的自尊心沒有遭受挫折,他們的阿拉伯民族認同和執政者的對以色列政策沒有陷入矛盾。

  埃及的全稱是阿拉伯埃及共和國,國名的命名原則實際上體現的是一個國家的合法性來源。倘若埃及的名稱只是埃及共和國,那麼穆巴拉克親近以色列的行為則只是一個主權國家的外交政策而已,親近以色列和親近埃塞俄比亞並不會有什麼區別。但問題是埃及是一個阿拉伯共和國,也就是由生活在埃及這塊土地上的阿拉伯人組成的共和國。建立在阿拉伯人基礎上的屬人身份認同要比建立在埃及地域基礎上的屬地身份認同更加重要。這就意味著埃及必須是阿拉伯世界的一個組成部分,阿拉伯的事業至少不能排在埃及的事業之後。在阿拉伯世界整體利益和埃及作為一個國家的利益不產生矛盾的時候,埃及共和國的公民和生活在埃及的阿拉伯人這兩個身份可以是和諧和一致的,但在以色列問題,穆巴拉克繼承自其前任薩達特的政策就使這個國家陷入了分裂狀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