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龐中英:關於埃及的政治前景

http://www.CRNTT.com   2011-02-21 11:35:49  


2月18日,在埃及首都開羅的解放廣場,參加“勝利游行”的埃及民衆正在禱告。當日,大批埃及民衆聚集在開羅的解放廣場,舉行“勝利游行”。新華社發(納賽爾·努裡攝)
2月18日,在埃及首都開羅的解放廣場,一名參加“勝利游行”的埃及男子揮舞旗幟。新華社發(納賽爾·努裡 攝)
  中評社北京2月21日訊/開羅的“革命”告一段落後,埃及和全球關注的問題是,埃及到底走向何方?埃及人民怎麼辦?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教授、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訪問高級研究員龐中英今撰文“關於埃及的政治前景”:

  1996年,我去埃及開羅大學政治經濟學院短暫訪學,那是穆巴拉克上台的第15個年頭。當時,埃及的人口6000多萬,而15年以後的今天,埃及人口達到8000多萬。也有估計說,埃及人口接近9000萬。反正,那裡的人口增長很快,總人口中,年齡在25歲以下青年占了一半。如此年輕的國家,即使豐衣足食,也充滿著躁動。這與中國不同,中國是人均窮國,本來不該如此老化,卻因為計劃生育和城市化而提前進入“老齡社會”,中國年輕人口在總人口的比重只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公認的33個發達經濟體低一點。

  “革命”總是要流血的,甚至是要死人的,要不就不叫“革命”。埃及衛生部的統計是350多人在長達20天的示威中死亡,至於受傷的,則可能是這個死亡數字的幾倍。對一個人口年輕的國家,革命的代價是青年的鮮血。

  開羅的“革命”告一段落後,埃及和全球關注的問題是,埃及到底走向何方?埃及人民怎麼辦?

埃及的未來有四種可能

  圍繞著埃及的趨向,國際上現在熱列評論。根據我本月參加在以色列舉行的一個類似瑞士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的著名的“赫茲利亞會議”(討論以色列、中東和世界局勢)和自己針對埃及問題的閱讀情況,國際上的評論認為埃及的未來大體有如下可能: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