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塵肺病跪著死:無度的發展是種癌症

http://www.CRNTT.com   2011-02-23 13:36:27  


 
  分析人士指出,當前塵肺病集中爆發的原因,主要表現在用人單位責任不落實,企業生產經營不是以人為本,而是嚴重的唯利是圖,存在大量違法行為。其次,政府監管的缺失,甚至失職失察。一些地方政府無視經濟發展與勞動者生命健康權的平衡關係,未能將職業病防治納入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規劃,部分地方和部門監管形同虛設,甚至相互勾結,從中漁利。 

  這位人士指出,在當前法律法規健全完善的前提下,最為突出的是農民工患者的職業病診斷難和維權難,個別地方政府和政府部門有意設置門檻將社會問題複雜化,無視國家法律法規。這種將社會問題集中堆積的做法不僅將患者推向生活的絕境,同時也涉嫌縱容違法行為的延續。 

  在甘肅古浪大救援行動中,展開微博救援的網友認為: 

  “用人單位違法成本極低,是塵肺病最為突出的矛盾。” 

  “生命高於一切。在法律框架下追究違法企業主的法律責任,尤其是要追究刑責。” 

  誠如銅川礦務局中心醫院塵肺病研究所所長周新長在其論文《農民工群體患塵肺病現象令人擔憂》中所言:我們有同情,更多的是擔憂。假如我們的用人單位能設身處地為農民工提供符合國家職業衛生標準的工作場所,假如我們的職業健康查體機構能夠及時、定期多為農民工在崗前、崗中、離崗後進行查體,假如當地醫療機構能夠多一些塵肺病診斷知識,假如我們的醫療機構能為工人們報銷一些醫療費用,假如我們勞動者自身能多一些個人防護知識……這樣像陳德金、張海超、馬江山、陳謝忠以及更多身患塵肺病的人就能少一些,再少一些。 

  不是結尾的結尾 

  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後遺症,帶來的是即將大規模爆發的農民工職業病問題,在維權賠償道路需要漫長時間的情況下,如何解決好農民工的救助問題?政府在追求GDP的同時,如何讓塵肺病農民工有尊嚴地站著死去? 

  對古浪塵肺的救助,在媒體介入、網友呼應、民間慈善的合力下,儘管政府職能部門遲到。但最終的結果依然值得肯定,“古浪救援模式”也不妨可以為其他地區效仿,即在搜集證據、積極維權的前提下,由政府出面對所有農民工進行體檢,確定患者的具體人數和病情,救濟方面由民政部門出面,考慮為瀕臨絕境的塵肺家庭辦理低保(在武威地區看病也是“零支付”),最大限度給予他們實質性的幫助。資金方面,由政府出資和社會募捐組成,在地方財力有限的情況下,最大限度解決救助缺口,先解決好時下最要緊的救人問題,至於問責和賠償,可以逐步推進。 

  古浪縣方面在救治資金到位後,根據《職業病防治法》關於對職業病患者進行定期體檢的有關規定,並篩查確定實施肺灌洗手術患者,專門召開會議就塵肺病患者複檢和肺灌洗術前健康體檢工作進行研究部署,制定出台塵肺病患者複檢、術前體檢、肺灌洗手術安排方案。 

  從2月11日起,古浪縣安排由勞動、衛生部門和黑松驛鎮等有關鄉鎮負責,組織對塵肺病患者進行複檢和肺灌洗手術前職業性健康體檢。 

  儘管一切都按部就班地進行著,但急需進行救治的馬江山依然沒有擺脫坎坎坷坷。因病情加重,馬江山不得不轉院武威市人民醫院進行治療。儘管馬江山自己“是死是活都要洗一次肺”的想法目前有些不太符合醫學條件,但能給最危重的塵肺病人最好的治療手段,不僅僅是患者的想法,恐怕也是所有救助者共同的願望。 

  “現在病情越來越重,卻無錢治病,借款也無法償還。”他說,“好在經過兩年的努力,於2010年4月拿到《職業病診斷證明書》,但由於沒有相關的勞動關係,索賠至今沒有任何希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