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趙本山小品已“老者生厭”“少兒不宜”?

http://www.CRNTT.com   2011-03-03 10:55:53  


 
  因為奉行“沒有趙本山就不能辦春晚”,春晚老總們就由春晚節目的裁奪官,變換為“趙本山小品”的錦衣衛士。我們不應當奇怪,馬東作為今年春晚唯一負責語言類節目的總導演,竟然會公開說:“本山老師的作品我沒有參與創作,沒有太多發言權。”趙本山的小品近年來嚴重雷同、陳腐、低俗,難道不是與馬東導演們只能“旁觀”有關嗎?

  春晚不是競技,春晚就是聯歡。然而,多年演變下來,現在的春晚不僅變成了競技場,而且變成了暴利無限的“星工場”。三年來,趙本山為什麼“帶病堅持”把他的徒弟成批帶上春晚?難道除了不惜性命地要為趙氏企業霸住這個具有商業暴利價值的“星工場”,還有別的企圖嗎?為什麼去年《捐助》和今年《同桌的你》結構、內容嚴重雷同?這不僅因為受到了趙家班創作能力的限制,難道沒有受到“本山老師”要帶幾位徒弟、帶誰上的“客觀需要”的制約?

  ■ 趙家班還要“世襲”到何時?

  還有一個更深層面的問題需要考慮,上了春晚21次,趙本山小品曾經是春晚舞台上的正氣高歌(如《牛大叔“提幹”》、《三鞭子》和《拜年》),為什麼2000年以後,逐年“走低”,把低俗之氣越演越濃?恐怕除了個人趣味外,更有以春晚為舞台,推行趙氏企業“非低俗無娛樂”的產業路線有關吧?

  如果我們說春晚舞台已經成為趙氏企業的“劉老根大舞台”的分店,也許現在還是言過其實;但是,以近三屆春晚的趙本山小品《不差錢》、《捐助》和《同桌的你》為例,說趙本山近年來“帶病堅持”上春晚,其苦衷是在春晚底線下搞潛伏,推銷趙氏的低俗娛樂產業,是必不為過的。

  我們講20年多年來,春晚只成就了一個“趙本山”,這不準確;準確講,是春晚只成就了一個“趙氏企業”。說穿了,這就是上了21屆春晚,趙本山“春晚還沒上夠”的“春晚情”。趙本山現象表明,春晚不僅已成為演藝界利益集團化的舞台,而且已出現幫會化現象。

  春晚老總們的操辦目標是“看春晚就是看趙本山”,近年來“批春晚就是批趙本山”。批評趙本山的聲音,從學界到民眾,從都市到鄉村,從網絡到平面媒體,逐年高漲。“春晚敗在趙本山”已是不爭的事實。

  趙本山不是春晚沒有上夠,而是他企圖把春晚霸占為趙家班世襲“星工場”的事情還沒有辦好。春晚舞台還要被趙家班“世襲”到何時?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