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東社會五要素

http://www.CRNTT.com   2011-03-07 10:03:17  


巴林反政府示威游行
  中評社北京3月7日訊/軍隊、宗教力量、教派、部落、民族,中東社會這五個要素並不完全是彼此並列,而是相互叠加或重合。這些要素之間錯綜複雜的組合,讓我們在分析中東國家局勢的時候,需要更多的審慎。高度概括和簡單化,只能使原本就複雜的問題更複雜。北京大學阿拉伯語系副教授吳冰冰今撰文“中東社會五要素”如是分析。

   2011年1月14日,執政23年的突尼斯總統本.阿裡倉皇去職,中東所有國家都感受到強烈的衝擊波。一度被認為處於“超穩態”的一些阿拉伯國家,紛紛出現動蕩。隨著埃及總統穆巴拉克下台,新興社會力量的作用備受矚目,但是這並沒有讓人忘記這些國家中最重要的兩個社會力量:軍隊和宗教力量。

  在埃及,軍隊構成政權的核心,以穆斯林兄弟會為代表的宗教力量長期受到打壓,軍隊和宗教力量處於對立狀態。

  在伊朗,以哈梅內伊為代表的宗教力量和以革命衛隊為代表的武裝力量結成同盟,共同應對挑戰。

  為美國所稱道的“土耳其模式”,其核心是用軍隊維護國家的憲法框架和世俗主義取向,迫使伊斯蘭主義的政治力量接納現有政治體制,在憲法框架下按照議會政治的游戲規則運作。

  軍隊與宗教力量的關系,構成中東伊斯蘭國家政治中的兩個關鍵要素。二者的關系對國家的政治生活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隨著局勢的發展,教派和部落兩個要素的作用也日漸凸顯出來。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