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鄭永年:中國的民主化及其限度

http://www.CRNTT.com   2011-03-22 11:25:48  


新加坡國大東亞所所長鄭永年
  中評社北京3月22日訊/“今天的中國,無論是學界還是政界,一個逐漸形成中的共識是:中國需要民主,而民主必須是漸進的。就是說,問題不再是要不要民主,而是如何實現民主的問題。”新加坡聯合早報今天登載國大東亞所所長鄭永年的文章“中國的民主化及其限度”,詳論如下: 

  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轉型,中國也必須加快民主化進程。一個開放的經濟體和一個日益開放的社會,要求一個同樣開放的政治體制,這就是中國民主化的動力。從歷史經驗看,任何一個社會,當其社會經濟發展達到一定階段的時候,必然產生民主化的要求。在民主先發生的歐洲是這樣,在後發展中國家也是這樣。從這個角度上說,民主具有普世性。民主政治首先發生在西方,然後傳播到其他發展中國家,但這並不是說,民主屬於西方。

  民主化必須推進,但民主化是有限度的,泛民主化並不可取。泛民主化是後發展中國家的通病,是這些國家難以發展有效和高質量民主的一個主要根源。在當代世界,民主化往往成為很多發展中國家所追求的政治發展目標。在這些國家,無論是社會精英還是政治人物,一旦遇到問題,首先總想到民主,以為民主是解決所有問題的關鍵。不難觀察到,在後發展中社會,人們往往把西方社會的政治發展史,理解成為一部民主化的歷史,同時把一切美好的價值和民主聯繫起來,以為民主能夠幫助實現各種期望的價值。(很長時間以來,西方社會產生了大量的從民主化視角來透視西方歷史的文獻,這個事實也強化了後發展中國家人們對西方民主的看法。)

  不可否認,民主制度是西方最重要的政治制度安排,民主化也貫穿近代西方歷史。正因為這樣,西方民主也為很多發展中國家所學習。但是把所有好的價值和民主聯繫起來並不符合歷史事實。很多在西方民主政治中所體現的價值例如自治、分權和社會參與,也體現在其他制度安排上。甚至在西方,這些價值在民主化之前就已經體現在其他制度安排上,或者說這些(其他)制度的存在推動了西方的民主化過程。(在西方民主文獻中,這些其他制度被歸結為“傳統文化”。)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