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辛亥革命是“一朵不結果實的花”嗎

http://www.CRNTT.com   2011-04-11 09:35:31  


 
  國共兩黨為什麼都重視高舉孫中山這面旗幟?

  理論周刊:對於孫中山,國共兩黨都十分認同和肯定他:在國民黨那裡,他被尊為“國父”,蔣介石還以孫先生的繼承人自居;在我們黨這裡,孫中山被稱為中國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偉大的“愛國者”。這充分體現了孫中山先生的巨大影響。那麼,國共兩黨為什麼都重視高舉孫中山這面旗幟呢?

  金衝及:當世界格局已經發生劇烈變動的新的歷史條件下,已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該怎麼辦?它的出路在哪裡?在孫中山以前,中國人做過多種嘗試:由清朝統治集團中一部分人推行的洋務運動,自稱可以導致中國的“自強”和“求富”,但在中日甲午戰爭的慘敗中破產了;希望依靠無權的光緒皇帝來實行的戊戌變法,雖然起了重大的啟蒙作用,但在封建頑固勢力迅速反撲下也破滅了;下層民眾自發的義和團運動,沉重地打擊了外國侵略者,但打著“扶清滅洋”的旗號,同樣沒有給中國指出真正的出路。他們都沒有在中國人面前樹立起新的救國的奮鬥目標。

  孫中山代表著一種新的社會力量,走上中國的政治舞台。面對近代中國千頭萬緒的社會矛盾,他提綱挈領地提出三個基本問題:民族獨立,民主政治,民生幸福(也就是他所說的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並且要用革命的手段來實現它。這些主張切中要害,在中國歷史上還不曾有人這樣提出過。它樹立了一個新的奮鬥目標,深深地影響了不止一代的中國人。辛亥革命時期其他思想家和政治家,在某些問題上可能比他說得更深刻,但從全局來看,要作為一個時代的代表,沒有人能夠同他相比。

  當然,作為先驅者,孫中山還有他的弱點:他提出了這些目標,卻沒有真正找到實現這些目標的具體道路,對這些目標的理解和後人也不盡相同。但不管怎樣,在中國人面前提出民族獨立、民主政治、民生幸福這三大奮鬥目標,主張用革命的手段去實現它,並且成為人們相當廣泛的共識,這就在歷史上邁出很大的一步。正因為如此,直到今天,中國共產黨也好,絕大多數中國人也好,依然把自己看作孫中山開創的事業的繼承者。

  中國共產黨十五大報告把孫中山、毛澤東、鄧小平稱為“三位站在時代前列的偉大人物”。每年國慶,天安門城樓上除了懸掛著毛澤東畫像,在它對面還竪立著孫中山的巨幅畫像。這是對孫中山崇高地位的尊重,也是他應該得到的榮譽。

  再說中國國民黨。它的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時,在孫中山主持下,同共產黨合作,實行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對三民主義作了新的解釋。毛澤東在《新民主主義論》中寫道:“1924年孫中山重新解釋的三民主義中的革命的民族主義、民權主義和民生主義這三個政治原則,同共產主義在中國民主革命階段的政綱,基本上是相同的。”孫中山去世後,蔣介石起來,背棄了孫中山的革命的三民主義。但是,孫中山在全國人民中享有崇高的威望,因此蔣介石依然舉著孫中山的旗幟,以“孫中山先生的繼承人”自居,這是他在一段時間內得到不少人信任、建立過相對穩定的統治秩序的重要原因。不過,在國民黨內部確有一批真誠地相信孫中山革命三民主義的人,他們後來成為中國共產黨的好朋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