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辛亥革命是“一朵不結果實的花”嗎

http://www.CRNTT.com   2011-04-11 09:35:31  


 
  當前該如何深化辛亥革命研究?

  理論周刊:在我國,學界大規模地研究辛亥革命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當前該如何深化辛亥革命的研究?

  金衝及:1961年舉行的紀念辛亥革命50周年學術討論會,是新中國成立後近代史學界一次規模很大的全國性學術會議,吳玉章、範文瀾、李達、呂振羽、吳晗等前輩學者出席了會議,對辛亥革命研究起了很大推動作用。但到了“文化大革命”的前夜,聽說夏衍要拍電影《秋瑾》,江青說:“怎麼?現在還要宣傳國民黨?”這樣,辛亥革命研究的處境自然十分困難。可是,不少學者即使在“文化大革命”期間仍在潛心搜集資料,默默地從事研究工作。“文革”結束後,每隔十年舉行的紀念辛亥革命的大型學術討論會成為史學界公認的學術盛會,大大推動了辛亥革命研究。30年來,發表有關論文近萬篇,出版的有關歷史資料和研究著作達數百種。研究的深度也有目共睹。那麼,到了今天辛亥革命是不是已被研究透?自然沒有。問題在於如何深化對辛亥革命的研究?

  我想,最重要的是要把辛亥革命放在近代中國特別是二十世紀中國社會嬗變的宏大背景下來考察。也可以說,研究對象不僅是這場革命運動發生、發展、勝利和失敗的全過程,而且應該包括辛亥革命時期整個中國的歷史。二十世紀的中國社會正處在前所未有的劇烈轉型期。辛亥革命是中國社會和內外環境發展到這個階段的產物,又在許多重要方面改變了中國的社會狀況和人們的思想觀念,對中國社會下一步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我們就需要有更寬廣和長遠的眼光,把辛亥革命從整體上看作近代中國社會大變動中承上啟下那一個重要階段來考察。

  這裡涉及史學領域內議論得很多的政治史同經濟史、文化史、社會史研究的關係。政治史當然是重要的,不能夠因為提倡重視經濟史、文化史、社會史的研究,就放鬆對政治史的研究。但是,只注重對重大政治事件的研究而忽視其它方面,確實遠遠不夠。如果不能把重大政治事件同當時內外環境和社會結構、民眾心理嬗變的宏大背景聯繫起來考察,如果不能對導致政治事件發生的種種複雜的社會原因作出深入的剖析,便不能對事件為什麼會這樣發展而不是那樣發展有深刻的理解。而且,辛亥革命那樣的歷史性巨變,不僅表現在政治上,也表現在社會生活和民眾思想的方方面面,都應該有更深入的研究。

  理論周刊:謝謝您接受我們的採訪!

  (記者 李慶英 2011年04月11日02:48 ) 

  金衝及簡介:金衝及(1930年— ),男,上海市人。著名的辛亥革命史和孫中山研究專家。原中國史學會會長。194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1年畢業於復旦大學歷史系。歷任復旦大學團委書記、教務部副主任、教學科學部副主任,中共中央華東局、上海市委《未定文稿》主編,文化部政策研究室研究人員,北京文物出版社副總編輯,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學術委員,復旦大學、上海大學歷史系兼職教授,中國史學會常務理事,孫中山研究會秘書長、會長,中央文獻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員。第七屆全國政協委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