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臺灣人講述真實的臺灣(上)

http://www.CRNTT.com   2011-04-24 09:29:03  


 
  建易行難的臺灣小黨

  你知道嗎?臺灣除了中國國民黨(國民黨)和民主進步黨(民進黨)兩大政黨之外,還有多達151個小黨。

  這些小黨,除了少數特殊情况,選舉得票率一般不高,也不一定在每次選舉中推出候選人。一度曾經形成第三勢力的政黨如趙少康、鬱慕明等人成立的新黨,宋楚瑜發起成立的親民黨,近年來聲勢大不如前,由于選舉的現實考慮,不少有選舉實力的候選人出走,甚至有人不斷變換黨籍,先從國民黨變成新黨,再從新黨變成親民黨,最後又從親民黨變回國民黨。

  其他的小黨可謂五花八門,爲藍綠兩端的政治光譜增添不少色彩。例如:以 “紅”爲名的紅黨,是前國民黨籍的姚立明脫黨後成立的新政黨,主張“破除臺灣社會目前藍綠激化的迷思,亦即不藍不綠、亦藍亦綠、不分藍綠”,幷以代表太陽、象徵熱情的紅色,希望“爲社會黑暗的角落帶來陽光,重新喚醒臺灣人民生命的熱情,以帶給臺灣人民喜樂爲職志”。而以顔色爲名的政黨還有關注環境議題的綠黨。

  關心特定階層或族群利益的政黨也不少,有關注勞工權益的工黨和勞動黨,關注客家族群語言文化與權益的客家黨,關注原住民族群權益的臺灣原住民黨,以及關注婦女權益的中國婦女黨,等等。

  另有名稱相仿的政黨,例如在國民黨之外另有臺灣國民黨,民進黨之外有中國民主進步黨,臺灣黨之外有新臺灣黨。名稱相仿,眼花繚亂,但政治主張與政治實力大不相同。

  更特別的是臺灣共産黨。在2008年司法院大法官會議作出第644號解釋之後,在臺灣可以合法公開主張共産主義,屬于“憲法”所保障的人民結社與言論自由權利。七十年前臺灣也有一個以謝雪紅爲領導者的臺灣共産黨,與目前的臺灣共産黨之間完全沒有關聯。有趣的是,此前臺灣共産黨主席王老養等人曾到臺北圓山飯店前拉著“臺灣共産黨歡迎海協會會長陳雲林” 的紅布條,引人注目。

  除了參選之外,臺灣的小黨也經常對公共事務表達立場。例如勞動黨近日發動支持者前往美國在台協會(AIT)抗議,譴責美英法等國家以軍事力量干涉利比亞內政,要求立即停止轟炸,撤銷禁航區、解除對利比亞的經濟封鎖。

  基本上,在臺灣要成立一個政黨不難,但要吸收黨員幷不容易,要在選舉中獲得選票更是難上加難。依據“人民團體法”,只要備妥申請書、章程(黨章)、負責人名册、成立大會紀錄、成立大會黨員出席簽名册等數據,就可以向內政部備案登記成立政黨。

  不過,實際上,兩大政黨比較有錢,背後金主較多,也較受到媒體青睞。說實在的,一般在選舉期間,選民大多不太清楚還有哪些小黨候選人參選,選舉結果也通常不利于小黨。

  當然,小黨的生存困境也和選舉制度有關。現行選舉制度,不利于小黨發展。以“總統”選舉爲例,依據“總統”“副總統”選舉罷免法規定,政黨若在最近一次“總統”或“立委”選舉得票率達5%以上者,可推薦一組“總統”、“副總統候”選人。若最近一次“總統”或“立委”選舉得票率未達5%,小黨的“總統”參選人必須在一定期間內募集25萬人以上的公民聯署,幷繳納1500萬元保證金後,才能真正取得候選資格。?換句話說,在選制進一步改革之前,小黨要在選舉中取得一席之地幷不容易。沒有錢是萬萬不能,有錢也不一定能得到够多的選票,小黨的參選路可謂滿布荊棘。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