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沒有政府比利時為何不亂

http://www.CRNTT.com   2011-04-26 08:25:02  


 
  >>雙方長期談不攏,政壇也就頻頻危機

  經濟上的差異加之文化上的不認同,再將矛盾具體到財政和稅收以及社會事務等細節……這正是一年來雙方談不攏的主要原因,也是長期以來比利時屢屢發生政府危機的原因所在。

  1988年比利時議會選舉後,因為黨派分歧,148天後才成功組建政府。

  而在2007年6月選舉後,直到2008年3月,才組建了政府。

  ……

  由於沒有一個影響力覆蓋全國的政黨,各政黨只得一起組建聯合政府。但由於南北雙方對於財政分配等問題已經十分敏感,稍有風吹草動便會引發強烈質疑,甚至政府垮台。

  ■ “沒有政府”的比利時並無亂象

  >>“火車運行得比有政府還好”

  或許有人猜想:無政府之後,公交車不跑了,水電不能正常供了,廣播電視也會停了,學校公園也得關門了……

  比利時雖然長期沒有一個“像樣”的政府,運作卻優於許多有政府的國家:預算通過,公務員繼續發薪;火車、公交車照常行駛;個人與企業並未被加稅。油價、貨物稅、退休金和最低工資得到調整。百年一遇的冰雪天中清道機及時出動,環衛人員准點清走路邊的垃圾雜物。各國首腦如期在這裡召開國際會議。2010年下半年,“無政府”的比利時當了半年的歐盟輪值主席國,期間歐盟運轉正常。甚至北約軍事干預利比亞,比利時都派了F15戰鬥機參與。

  比利時普通人的生活也絲毫沒有受到“無政府”影響,人們朝九晚五地上班,布魯塞爾獨具特色的巧克力店、華夫烤餅店如常吸引四方食客,青石路上駕車人依舊禮讓步行者,節假日里人們照常休閑,一切都過得和一年前一樣輕鬆。

  >>並非真的“無政府”

  說是“無政府狀態”,比利時並非真的完全無政府。在內閣辭職後,由原總理領頭的看守內閣依然在發揮效用,雖說無法通過重大決策,但在國王的幫助下,依然通過了2011年國家預算。

  這件事情很重要,要知道,前一陣美國鬧得沸沸揚揚的“政府破產”,就是因為預算案通不過,直接後果就是公務員發不出工資,政府關門。而比利時避免了這一最壞情況的發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