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沒有政府比利時為何不亂

http://www.CRNTT.com   2011-04-26 08:25:02  


 
  >>地方高度自治確保社會秩序

  除了還有一個維繫運轉的中央政府外,比利時的一個重要特點也確保了社會秩序。

  由於北部和南部互相爭權奪利,隨著幾次修憲,國家權力不斷下放到地方。在比利時,除了外交和國防以外,絕大多數的權力,也就是與普通百姓生活、工作相關的地方和行政權力都在南北部的議會手中,中央政府是不管這些事情的。雖然比利時聯邦政府一年來不存在,但是南北部的議會和政府運轉都很正常,因此比利時依舊運轉良好。

  ■ 比利時的病根在哪裡

  >>歷史因素:缺乏國家認同

  比利時人在共同的“比利時人”這個標簽下實際卻是由兩個完全不同的社群組成,這兩個社群在歷史上沒有共同的社會或文化紐帶,沒有共同的語言。即使時至今日,除了共同的外部邊境,其它社會分裂情況並未完全消失,這也注定了後來比利時國家坎坷的命運。

  1912年,比利時法語政治家、後來成為首相的儒勒.德斯特里曾在寫給國王阿爾貝一世的一封信里說:“請允許我告訴您一個事實,一個巨大的、可怕的事實,那就是,比利時人根本不存在。”

  >>憲法演變:人為加強族群割裂

  1970年,比利時憲法做出了重大修改,將國家的性質從單一制國家轉變為聯邦制國家。1994年的修憲更為激進,比利時社會基於語言分界線的極化狀態從憲法制度的層面上固定下來。

  除了國家被分為幾大(主要是南北部)地區外,議員也被按照語言團體分開。按照這種複雜的國家結構安排,國家的權力劃分已經變得支離破碎。

  對於聯邦政府的“拋棄”,並非比利時憲法改革的最重要之處,更要命的是,比利時“嚴格按照族群或語言的政治分界”將各個族群對立起來,加劇了衝突,對統一國家有害無益。

  歷史上,吃過同樣虧的包括前蘇聯和前南斯拉夫,這些大力承認“民族認同多元化”的國家,最終都難逃分裂的命運。

  當然,這並不表示比利時會重蹈覆轍,但比利時式的聯邦制,的確有太多問題存在。


  □ 結 語

  一位布魯塞爾人說:“也許我們締造了無政府最長紀錄,但生活並沒有因此變壞。如果政客不小心點,他們會知道我們比利時人不需要他們。”比利時人不是不需要政府,而是需要一個更好的選擇。

  (來源:騰訊評論《今日話題》2011年4月26日)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