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英國王室:又寂寞又美好

http://www.CRNTT.com   2011-04-28 09:18:06  


1945年,喬治五世與當時的英國首相克萊門特·艾德禮。二戰期間,王室在鼓勵英國人與法西斯作戰中發揮了很大作用。
真實生活中的喬治五世與家人。作為一個天生的結巴,他努力去盡君主的責任,并因此感動了一代英國人。
 
王室依賴症候群
   
  英國人受不了王室的古板,卻對王室有“民粹主義般的屈從”

  卡爾•馬克思曾說過這樣一句話,“一個人之所謂為王,是因為他周圍的人願意稱他為王”。BBC著名主持人、《論王室》(On Royalty)一書作者Jeremy Paxman就引用了這句話來解釋英國人複雜而矛盾的心態:英國人對王室的依賴是一種近乎“民粹主義的屈從”,這使得他們對溫莎家族成員美滿的家庭生活提出近乎苛刻的要求;可另一方面,當以女王為首的王室家長為了達到人民的這一期待而對其後代做出同樣嚴苛的管制時,英國人又不樂意了。 

  上述英國作家希欽斯同時是《君主制》(The Monarchy: A Critique of Britain’s Favorite Fetish)一書的作者,他認為現代君主制面臨的核心挑戰,是人民依然需要王權,並要求它在新時代煥發魅力。當對王權的古老崇拜不複存在時,王室就不得不去琢磨如何維持這種魅力、甚至不惜犧牲王室成員的個人自由和幸福。
  
  走向共和?還是繼續享受英國王室所代表的階級和平穩

  就在王子大婚在即之際,經濟學人的“Bagehot專欄”尖刻地寫道,我們送給威廉王子和凱瑟琳•米德爾頓的結婚禮物是:走向共和。文章指出,王室代表的是英國人最為可恥的階級觀念,儘管王室的“職業描述”包括了越來越多人性化的事物,君主畢竟是一個跟整個社會脫節的職業;而既然王室連最基本的道德操守都維繫不了,英國人為何還需要他們?

  這種論調近乎刻薄。但在英國,要王室還是不要,實際上沒有民調反映的那麼明顯(後者的支持率一直只維持在20%左右)。支持保留王室的人不見得就擁護王權,例如英國歷史學家Peter Hennessy就指出,“這個世界夠亂的了,我們不想再出什麼亂子”。剛過去的174年中有123年,英國都是由一位女王統治的(更準確地說,名義上由她統治),這個“習俗”甚至讓英國人以及澳大利亞人都不確定,一位男性君主能否勝任。這從側面說明,對不願意輕易改變的英國人來說,真正取消君主制可能是多困難的一件事。 
  
  雖然威廉與凱特的婚姻很可能不會像300多年前孵化“光榮革命”的那段婚姻一樣、開啟一個新時代,甚至不可能像30年前他父母的婚禮一樣承載英國人關於幸福的幻想;我們依然祝福他們有一段成功、美滿而幸福的婚姻——畢竟,這對於君主制的支持者來說,再重要不過了。(來源:網易新聞2011年04月28日)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