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威廉大婚、王室婚姻與英國國教

http://www.CRNTT.com   2011-04-29 10:00:44  


   
世俗化之下的宗教執著 
   
  聖公會與羅馬教廷多年來的“和解”努力

  英國國教世俗化進程的一個顯著特點是,英國國教逐漸對天主教展現出的“寬容”,或者說國教與羅馬教廷之間的“融合”。標誌性事件發生在2010年10月16日,羅馬天主教皇本篤十六世正式訪問英國,這是有史以來的第一次。更早時候,英女王第一次參加了為天主教威斯敏斯特大教堂100周年紀念慶典所組織的晚上祈禱。

  兩大教派的“和解”亦對王室婚姻產生深刻影響:1701年通過的王位繼承法可能面臨修改。英國首相布朗的憲法問題顧問萊斯特勛爵曾公開表示,延續了數百年的禁止英國王室成員與天主教徒結婚的法律是“不公正”的,應被廢止。當然,修改繼承法並不那麼順利,每日電訊報的最新報道稱英國教會已阻止政府廢除這項歷史悠久的法律,教會領袖普遍擔心,如果未來的英國王位繼承人嫁給了一個天主教徒,相應的,他們的孩子,即未來的國王就成了天主教徒,這在目前仍是難以想象的。  
  63%的英國人不信教,半數人認為他們只是文化意義上的基督徒

  當然,對比宗教改革初期教會在社會中的地位,最近200年英國人與教會越來越疏遠。一份“教會與禮拜者”的研究報告指出,英國宗教在1960年以後進入“殘破階段”,宗教組織在更廣闊的社會中事實上已不存在擁護者,教徒人數幾乎沒有什麼自然增長。2006年《衛報》進行的抽樣調查對這一狀況予以數據支持,只有33%的對象認為自己信教,而63%的對象認為自己不信教,半數以上的對象認為他們只是文化意義上的基督教徒。

  由此看來,表面上宗教在英國走向衰落,但事實上,信仰上帝和潛意識中神的地位並沒有動搖。評論認為,英國的宗教信仰在構成上正呈現出多元化,教會勢力並沒有減退。所不同的是,人們不再像過去那樣虔誠,而是在更加世俗化的概念和觀念中走人生之路,同時把上帝放在一個神聖而又更加虛無縹緲的地位上。  
   
  國教走入現世生活,熱衷提供各類公共服務 

  英國國教早在19世紀30年代之後就已經逐漸平民化了,雖然民義上仍然是“國家的宗教”,但實質上已經成為基督教教派中的一個分支。如今除了26名國教會高級人士是法定貴族議員之外,國教已不再享有政治特權,只在組織上與國家有關聯,這體現在主教人選的推薦,以及國教重大變革提案的通過上。

  英國式的“政教分離”完成後,英國國教熱衷於選擇適合現世生活的傳教方式,社會角色逐步向服務性轉變。他們積極參與國家政治、慈善活動,支持或贊助社會團體,提供教育以及倡導道德生活,例如設立濟貧所,創設護理協會、戒酒協會、母親會、孕婦協會、節儉、義務或友好協會以及儲蓄或便士銀行等。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