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三率齊發抗通脹時機成熟

http://www.CRNTT.com   2011-05-06 08:20:14  


在對抗通脹大前提下,實施存款准備金率、利率和匯率三率齊發的時機正在成熟。
  中評社北京5月6日訊/中國人民銀行3日發布《2011年一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指出,當前增長速度和就業都處在合理水平,穩定物價和管好通脹預期是關鍵,也是宏觀調控首要任務。要保持必要的調控力度,鞏固和加強前期調控成果,進一步鞏固經濟發展良好勢頭。

  證券時報發表媒體評論人周子勛文章表示,今年以來,為了應對日益嚴峻的通脹形勢,貨幣政策以前所未有的密度出台。存款準備金率、利率、匯率各自發揮作用,共抗通脹。其中包括:4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對部分銀行實施動態差別準備金率)、兩次加息以及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升值近1.6%。毫無疑問,這些政策都在一定程度上發揮了消除當前物價上漲貨幣基礎的作用。在目前通脹壓力仍然相當大的情況下,三率齊發的局面或許會再一次出現。

  文章分析,作為吸收流動性的首選工具,存款準備金率在經過了10次的上調之後,目前達到20.5%的新高度。以央行公布的3月份人民幣存款餘額計算,今年以來4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共凍結金融機構資金近1.5萬億元。但是在全球性的寬鬆貨幣環境下,市場流動性仍處於充足的狀態。為了彌補存款準備金率工具對市場流動性吸收的不足,央行輔之以公開市場操作來對衝日常的流動性。目前央行票據品種多為1年期、3個月期,正回購則為28天期和91天期。由於這些品種基本上都是短期產品,所以公開市場操作對流動性只能起到短期的調劑作用,很難發揮到實質性的回收效果。數據顯示,一季度公開市場操作實現淨投放現金為257億元,可見,這一政策工具並未實質性收縮流動性,這一現實決定了存款準備金率工具在回收流動性中的作用。在前期央行通過正回購等短期工具對到期資金進行對衝後,5月份公開市場到期資金總量已達到5080億元,加上4月份最後淨投放的流動性以及外匯占款的資金,如此數量的新增流動性需要回收,可以預料,存款準備金率將再次上調。

  文章指出,抑制通脹是今年政府的首要任務,而要消除物價上漲的基礎,利率無疑是最重要的一個工具。今年3月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5.4%,為32個月以來新高,生產者價格指數(PPI)同比亦上升了7.3%,為30個月以來最高位。依照現在一年期存款利率3.25%計算,負利率仍然高達1.75個百分點。央行行長周小川在今年3月份曾表示,在國民經濟應對全球經濟危機成功復甦後,通貨膨脹也有所提高,在這種情況下,利率政策肯定會是一個重要工具。在“負利率”情況下,居民儲蓄不但無法獲得收益,還將遭受損失。出於資產保值增值的需要,會形成對房地產和股市等具有財富效應投資品的追逐。因此,央行加息不能僅僅是從對抗通脹壓力這一目標出發,扭轉“負利率”導致的資產價格泡沫及大範圍的資源錯配更應該成為其根本著眼點。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