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清華該不該緊裹“真維斯”?

http://www.CRNTT.com   2011-05-25 09:16:04  


  
  “真維斯樓”開先河:這和在鬧市立廣告牌其實是一個性質

  在一項網絡調查中,參與投票的5800多名網友,有58%將票投給了“反對冠名,還校園一片清靜天地”。24%的投票網友覺得,冠名沒問題,但不能接受“真維斯”這樣的名字。

  一片罵聲是有道理的:

  1.這座第四教學樓都修好20多年了,也無翻修打算。

  1987年,清華大學這座第四教學樓就已經建好了。不過類似的事情也不是孤例,就在幾天前,暨南大學的主教學樓還被一個地產公司給冠了名。

  2.“真維斯樓”金光閃閃的冠名下面有公司介紹,並且這座樓處於南北主幹道上。

  第四教學樓樓身,有大大的牌匾,上書“真維斯樓”四個大字,並用英文標注“jeanswest building”。名稱的右下方,還懸掛了一塊牌匾,專門用來介紹真維斯這個服裝品牌。

  3.休閑服裝企業“真維斯”和這座教學樓沒有任何專業、文化領域的聯系。

  許多人不反對冠名,但是反對用“真維斯”。他們也不見得歧視這個品牌,而是因為這個品牌確實和清華這座教學樓無論從專業領域還是從文化領域來說,都不搭邊。如果是用“真維斯”來冠名服裝學院的教學樓,恐怕爭議不會這麼大。

  4.普通教師、學生此前不知情不說,到底捐了多少錢,具體用途,院方和“真維斯”也諱莫如深。

  綜上,這塊金光閃閃的冠名牌匾,和我們在鬧市中看到的大型戶外廣告牌沒有本質區別,它把廣告打在了萬衆矚目的清華,多有“商業價值”!
 
  更“厲害”的是還有十四個“廣告位”招租中,最高的廣告費是1.38億元

  在調查中記者發現,清華大學教育基金會官網在“項目介紹”欄目中,有一個關於籌款項目的子欄目,共有29個項目在籌集資金,其中14個為院所、中心或者博物館、實驗樓等樓宇,冠名捐贈金額共7.5億餘元。

  由於具體的院所、樓宇不同,冠名接受的捐款價位也不同。其中最低在200萬元左右,如馬克思主義學院資料室,冠名金額最高的是球類館,要求1.38億元。 
 
  那麼,高校冠名應該有什麼標准?能不能賣冠名廣告籌錢?

  高校幫企業打了廣告,拿著這些錢來做研究經費或者購買教學器材,是不是這樣的商業行為就可以存在呢?

  國外大學,也接受社會捐贈冠名。但是,第一,冠名有嚴格考量。能夠在大學冠名的,通常是有著光輝成就、完美道德和廣泛影響的著名人士;接受捐贈也要看捐贈者的身份、聲望和聲譽,並非來者不拒,有錢就行。英國煙草公司曾經想給劍橋大學捐贈三億英鎊,劍橋大學斷然拒之。劍橋認為,煙草公司的錢是肮臟的,劍橋不能接受。第二,捐贈不能影響學校的獨立精神和辦學傳統。1996年,沙特億萬富翁塞義德意欲捐贈巨資,給牛津建一所“世界級的工商管理學院”,遭到拒絕。牛津校監稱:“有著古老傳統的牛津大學應該遠離沾滿銅臭味的工商教育”。反觀清華大學,在冠名上似乎“有奶便是娘”,基金會官網上只提資金要求,別的一概不管。難怪有人直斥為“媚俗”。

  還需要說明的是,作為廣告交易來看的話,清華大學買賣的是“無形資產”——聲譽、社會地位等。而我國的公立大學都是國家出資,追蹤到源頭,清華大學的財產所有權全民有份,那麼做“無形資產”的交易是否需要廣泛征詢下公衆意見呢?就算不搞大範圍的,清華大學的師生也有發言權吧。

  “大學不做權力的侍女,也不做商業的奴婢。”這是個拜金社會,但清華本該是一泓清泉,這座全中國最頂尖的大學都如此“低廉”起來,實在有失風範。在道德高度上,我們當然希望大學是表率,冠名是發自內心的對捐贈者的感謝,而不是交易。就算這樣太過於理想化,起碼也應該有所為有所不為,在“賣廣告”的同時,綜合考量。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