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張鳴:辛亥革命的五個拐點

http://www.CRNTT.com   2011-06-02 14:49:26  


 
  革命的最後一個拐點,出現在1912年1月16日。儘管南北方的議和已經接近完成,就差袁世凱最後推一下清朝的孤兒寡母,就可以大功告成了。然而,北方革命黨人卻並不買孫中山臨時政府的賬,依然策劃刺殺袁世凱,力圖以革命的方式,徹底推翻清室。就在1月16日的清晨,剛剛上完早朝,跟隆裕皇太後和小皇帝溥儀攤牌的袁世凱,遭遇革命黨人的暗殺。東華門附近,埋伏好的兩組人馬擲出了用煉乳罐頭做的炸彈,雖然炸彈威力強大,但三顆卻有一顆未響,只殺傷了袁世凱的衛士和一些行人,袁世凱乘坐的馬車卻躲了過去。當年,沒有什麼避彈設備,馬車如果挨上炸彈,袁世凱多半得翹辮子。這樣,後來的政局就又難說了。沒有了袁世凱這個強人,北洋系即使再強悍,也是群龍無首,無論如何推不出一個令人信服的首領,政局,又是一大變。

  一連串的偶然因素,不僅讓革命得以發生,而且走上了一條我們今天所能看到的軌道。歷史學家總是喜歡在事情發生之後論證事情的必然性,但在上述的過程中,其實很難說必然會走到已經發生的這一步,如果五個拐點哪怕有一個偶然因素出現變化,事情都很可能不是今天這個樣子。寫小說、編劇本的人,總喜歡在歷史過程尋找緊張情節,有的時候,找不到這樣的情節,還會編出來,讓人看起來波譎雲詭,驚心動魄。其實,真實的辛亥革命,還真的就是這樣,充滿了各種可能性。道理也許是這樣的,這場革命,無論怎樣講必然性,畢竟是一場道理不夠充分的革命——不是多數人都活不下去了。人口占多數的農民和內地士紳,甚至不想革命。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