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此藥家鑫死,下一個“藥家鑫”會活嗎?

http://www.CRNTT.com   2011-06-08 09:39:47  


 
此藥家鑫死,下一個“藥家鑫”會活嗎?

  2011-06-07 19:16 來源: 四川新聞網 作者:李振忠

  藥家鑫死了,塵埃不會落定,一如他生前犯下的罪行引起的法律道德人性的爭論、評判。

  先是“彈鋼琴”,後是其所在學校同學、鄰居、校友遞交請願書,再後來是五教授《聯名呼籲書》替藥家鑫“求免死”,將一個藥家鑫案弄得沸沸揚揚,幾乎成了全民關注的最大熱門案件。當藥家鑫真正走上黃泉不歸路之後,又怎麼可能會塵埃落定呢?

  作為小民來說,既不懂得高深莫測如同教授一般的學問,也不懂得在法律厚厚的典籍中“挖掘”“寶藏”給藥家鑫以“免死”或展示其優秀品質之“亮點”,小民其實只有一個質疑,即,下一個藥家鑫還會不會被順理成章地判死刑?

  法律是什麼?法律是最大的“人性化”典章條文,法律是淨化社會空氣、維持社會秩序的籬笆,法律是維護公平正義的天平。然而,為什麼有人會替藥家鑫鳴冤叫屈呢?為什麼有人始終認為可以“以錢抵命”呢?“都是老百姓,錢來得都不容易,所以賠償不僅是錢的事情,而且是一種對罪行的救贖願望的表達。”這是五教授呼籲書中的原話。“以錢抵命”在這里被赤裸裸地冠以“人性化”的冠冕。賠償不僅是錢的事,而是一種救贖願望。連人都用禽獸不如的動作殺了,還談什麼“罪行救贖”?不知道這些教授被人撞倒之後連捅八刀死於血泊之中,是不是也要在彌留之際留下遺書,說可以原諒罪犯,給點錢讓其“救贖”罪惡的靈魂呢?

  “以錢抵命”之外,最大的“看點”就是死刑“危機攻關”活動。罪犯一方與被害者一方,在藥家鑫一案中,似乎都施展了“危機攻關”方略。在關鍵時刻,張妙家人放棄了所有賠償,為得就是不因賠償問題而幹擾了藥家鑫案的最後判決。假如張妙家人堅持其數額較大的賠償,藥家鑫還會最終被判死刑嗎?雙方律師也卯足了勁,或網絡對攻或自說自話,似乎在告訴人們,藥家鑫案存在無數種“戲劇化”的可能性。或“下地獄”,或“以錢償命”輕描淡寫判幾年,種種猜測不一而足。而留給觀眾的相像空間,似乎就更大。再加上網友在各大論壇互相的對攻,以及“藥家鑫不死我死”“藥家鑫不死法死”的賭咒發誓,這豈不是將藥家鑫案攪和成了一個“藥氏江湖”?

  仍然拿“五教授”理論來說話:“殺了藥家鑫,孩子心中的仇恨不會消失,我們的社會會多一份戾氣。”仁慈也好,寬恕也好,法律是不著邊際的宗教嗎?法律是東郭先生嗎?法律是增加社會凶惡報復之戾氣的嗎?絕不是,不殺藥家鑫,社會必然增加無數重戾氣,不信教授們可以在自家孩子身上試試。當小孩子發生虐殺小動物之時,仁慈寬恕縱容之後,會是個什麼樣的結果?

  綜述之,小民們的祈望,只是下一個藥家鑫,下下一個藥家鑫,一概一定要得到法律的嚴懲,而不是此藥家鑫必死,另一個藥家鑫就可以按照五教授的旨意給點兒錢免死了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