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南南外交——中國實現和諧外交的高速道

http://www.CRNTT.com   2011-06-21 10:39:35  


6月13日,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在阿斯塔納同哈薩克斯坦總統納扎爾巴耶夫舉行會談。新華社記者 饒愛民
  中評社北京6月21日訊/“在全球化和中國崛起背景下,中國的南南外交最能夠滿足中國在現實利益與理想主義兩方面需求。只要在現有的成功基礎上繼續不斷深化、創新和充實,中國的南南外交將成為實現中國建設‘和諧世界’崇高外交理想的高速道。”日本國立新潟大學副教授張雲今天撰文“南南外交——中國實現和諧外交的高速道”: 

  2011年已經過半,盤點半年來的中國外交,最為引人注目的應該說是中國與發展中國家的外交(本文將其定義為南南外交)。今年4月,南美最大經濟體的巴西新任總統羅塞夫就任後首個出訪的國家就是中國,她隨後還出席了在中國首次召開的“金磚五國”峰會(南非首次加入)和第十次博鰲亞洲論壇,六月,上海合作組織會議期間中國又同哈薩克斯坦共和國決定建立共同經濟開發區,為今後“絲綢之路經濟圈”邁出了重要一步。

南南外交走向系統性與全球性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外交的立腳點始終放在第三世界,而1971年中國恢復在聯合國合法席位則被認為是中國堅持致力發展同第三世界國家關係成果的經典案例。但是必須承認在冷戰時期,由於兩極對峙格局和中國自身實力的限制,中國的南南外交主要體現在政治上和道義上的聲援以及經濟上有限的單方面援建和援助上。冷戰後,隨著兩極格局的崩潰以及中國經濟的持續高速增長,中國的南南外交進入了系統外交的新時期,並取得了重要成功。 

  如果將中國冷戰後的南南外交走過的道路比作是一條高速道的話,那麼入口是中國與東南亞國家外交。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中國與東南亞所有國家建立了正式外交關係,在亞洲金融危機發生時,中國堅持人民幣不貶值的做法贏得了該地區發展中國的廣泛讚賞,也成為了中國進一步參與地區合作的動力。這一階段的南南外交主要是雙邊性質。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