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辛亥革命:勝利迅速、代價很小的革命

http://www.CRNTT.com   2011-06-26 10:32:09  


 
  這裡我要講一個小故事。

  1911年12月孫中山從歐洲回到中國,到了香港,那時廣州已經獨立,廣東都督是孫中山的親密助手胡漢民。胡漢民勸孫中山不要到上海去,勸其留在廣東練兵。那時清朝政府已經將軍政大權交給了袁世凱,胡漢民向孫中山說,對付袁世凱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用武力跟他鬥爭。我們將兵練好之後一起北伐。孫中山就向胡漢民說,你這個主意不行,我一定要到上海去、到中國的中部去,不僅我要去,而且你胡漢民也要跟我去。你們大家都不信任袁世凱,覺得袁世凱這個家夥陰險狡猾,不知道將來會幹什麼壞事,這是對的,但是我要利用袁世凱,如果將袁世凱利用得比較好的話,那就比用兵強過10倍。袁世凱將來也許會做壞事情,但是當他做壞事情的時候,他的統治基礎已經不牢了,所以那個時候我再推翻他一定很容易。結果,孫中山沒有留在廣州,而是帶著胡漢民到了上海,到了當時和清朝政府鬥爭的前線。 

  這之後的事情大家都清楚,袁世凱本來帶兵進攻武漢三鎮,打下了漢口、漢陽,但是他沒有帶兵過江,去進一步打下當時掌握在革命黨人手中的武昌。然後,袁世凱就派出談判代表唐紹儀,到上海談判,雙方南北議和。同時袁世凱又嚇唬清朝政府的隆裕太後,說我們現在跟革命黨議和是生路一條,跟革命黨作戰是死路一條。如果不跟革命黨議和,那麼將來也會像法國的那些貴族一樣,被送上斷頭台。 

  袁世凱首先是嚇唬,然後騙她,沒有錢作為軍費,又嚇又騙,最後隆裕太後下了狠心,同意和南方議和。袁世凱為什麼那麼賣命地要勸隆裕太後議和、接受革命黨人的條件呢?因為革命黨人使用了一條計策,告訴袁世凱,只要幫助革命黨勸皇帝退位,將來中華民國大總統就是袁世凱了。這樣,袁世凱當然選擇讓清朝政府退位了。當時南北兩方正在談優待條件,革命黨人說清朝皇帝退位,將來還可以在北京的紫禁城裡繼續當皇帝,頤和園還是愛新覺羅家族的,每年還可以拿多少銀子,繼續過皇室的生活。在這樣的情況下,隆裕太後代替宣統皇帝(當時宣統皇帝只有6歲),接受了議和條件。 

  多年以來,我們一直在批判革命黨、批判孫中山,認為他們軟弱,我想告訴大家,革命黨人確實最初是準備打到北京,徹底推翻清朝統治,但是革命黨遇到一個最大的問題是沒錢。要北伐,第一要有幾十萬的軍隊,有幾十萬的軍隊,那麼每天得供給軍隊吃飯,除了開夥之外還要發工資(關餉),還要許許多多槍,也還需要大量子彈。 

  上海起義之後,當時南京還在清朝的統治下,當時統治南京的是兩個人,一個是滿洲貴族鐵良,另外一個是後來的辮子軍大帥張勛。這兩個人就是不投降、不起義,當時江蘇的革命黨和浙江的革命黨組織了江浙聯軍,從鎮江一直打到南京。這支打南京的隊伍的錢是向日本的資本家借的,總算給部隊買了槍、買了子彈,做了軍裝,將南京打了下來。想要從長江一帶打到北京去,沒有大量軍費怎麼可能。 

  武昌起義之後,孫中山當時在美國,並沒有按照我們大家的想象,立刻從美國回來,到前線去指揮戰鬥。他首先到英國,然後去了法國,去做兩件事情,第一是要求英法兩國採取中立政策,不要幫助清朝政府。這一點,英國和法國政府同意了。第二,孫中山希望兩國的銀行、財團借給革命黨人錢。這是孫中山的主要任務,希望從西方列強那兒借到北伐所需要的經費。英國的資本家、法國的資本家會借嗎?不會借的。因為戰爭的勝負未定,資本家何等精明,我將錢借給你,沒准你將來打了敗仗,我這個錢不就打了水漂?法國的資本家代表就告訴孫中山,要我現在借錢給你是不可能的,等你成立了政府,而且這個政府得到國際承認,那個時候我就將錢借給你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