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辛亥革命:勝利迅速、代價很小的革命

http://www.CRNTT.com   2011-06-26 10:32:09  


 
  孫中山在英國、法國轉了一圈,空手而歸,一分錢也沒有借到。他從香港到上海,一走下輪船,大批的記者圍上去了,有記者就問孫中山,請問你這次回國帶回了多少錢,孫中山回答很誠實,他說:我告訴你們吧,我可是一分錢都沒有,革命依靠的是什麼?革命依靠的是精神,我帶回來的是革命精神。革命精神當然重要,但是沒有一分錢也不行啊,所以孫中山回國之後,他最主要的一件事就是借錢,籌備北伐所必需的經費。還是向西方的財團借。當時政府還沒有成立,還沒有得到國際的承認,孫中山就想了一個辦法,我用企業做抵押,你把錢借給我。孫中山拿出來的第一個抵押品是漢冶萍公司,這是當時中國最大的煤鐵聯合企業。孫中山要以“中日合辦”的名義向日本資本家借錢,日本資本家想,有利可圖,同意借。可是一部分革命黨人不幹了。章太炎就說,我們革命本來就是為了保護國家的利權,革命還沒有成功,你就用漢冶萍做抵押品,怎麼可以呢?這不是賣國行為嗎?孫中山就向章太炎解釋,現在南京的周圍有十幾萬部隊,這十幾萬的部隊每天要吃飯、每天要發餉,如果開不了夥、發不了軍餉的話,軍隊是會嘩變的。孫中山說,我現在就像是一個窮人,面臨著兩大問題,第一大問題是我肚子裡沒有東西,餓得很厲害,另外現在是冬天,天氣也冷得很厲害,我是又冷又餓。怎麼辦?說我現在唯一的財產就是身上還有一件可以禦寒的棉襖,唯一的辦法就是將這個禦寒的棉襖脫下來,進行典當,換來一些錢,先填飽肚子。孫中山這樣向章太炎解釋,沒有用,“中日合辦”漢冶萍的計劃吹了。後來孫中山又想用當時中國最大的輪船公司招商局做抵押,也不行,這回是中國的資本家不幹,因為招商局是我的,你憑什麼拿去抵押呢? 

  最後孫中山被逼得實在沒有辦法了,再向日本人借,條件是將滿洲租給日本,日本人借1000萬。孫中山表示,有了這1000萬,就能打到北京,將共和的堅實基礎建立起來。日本人早就對滿洲不懷好意,幾乎要簽字了,但是日本的陸軍大臣不幹,他說滿洲本來就是我們1904年日俄戰爭中的戰利品,本來就應該是日本人掌握的,根本就沒有必要用錢去租,所以也吹了。 

  孫中山是在逼得沒有辦法的情況下,才接受了議和條件,同意了南北議和。他想:還是採取原來的策略,先讓袁世凱上台做民國總統。假定他將來要幹壞事的話,再推翻他,到那時推翻他會很容易。南京臨時政府最窮的時候,國庫裡有多少錢呢?胡漢民有一個回憶,南京臨時政府最困難的時候國庫裡只有十塊大洋。靠這十塊大洋怎麼去北伐?怎麼打到北京?沒有這個可能。不僅打不到北京,靠十塊大洋,南京臨時政府這個國家機構都沒有辦法運轉。 

  南京臨時政府成立了兩個月,政府機構要運轉,屁股下面虧了一大筆錢,最後這筆債是誰給還的?大家可能想象不到,最後是袁世凱還的。袁世凱一當上臨時大總統,就向外國借錢,外國資本家看中了袁世凱,就借了。袁世凱從中拿出一部分,作為給南京臨時政府還債務使用。 

  我講這些是想說明,南京臨時政府沒有北伐,不是孫中山不想北伐,不是過去我們所講的所謂資產階級的軟弱性和妥協性,而是因為沒有北伐所必需的資金。孫中山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向袁世凱妥協,主要就是由於財政困難,孫中山稱這個做法叫“先成一圓滿之段落”,就是說,先推翻帝制,將民主共和制度建立起來,其他的事情以後再做。歷史證明,孫中山這個選擇是正確的。後來袁世凱當了皇帝,但是只當了83天,1917年張勛複辟,只複辟了12天,所以最後的勝利者還是孫中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