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金融四大趨勢力推中國經濟大轉型

http://www.CRNTT.com   2011-06-28 08:07:49  


 
  在微觀層面,中小企業有望獲得長足發展。企業層次的轉變將以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為切入點,以完善中小企業政策法規體系為前提,以培育中小企業競爭力為抓手,以發揮中小企業鮎魚效應為目的,以引導中小企業集聚發展為內容。推動中小企業快速發展的動力主要來自服務業的快速發展、城鎮化與消費需求的拉動以及區域經濟的發展。 “十二五”伊始,第三產業GDP占比有望從“十一五”平均的42.21%初步上升至45.21%,隨著居民消費更偏向個性化、多樣化和便捷化,而中小企業快、靈、活的特征使其能夠充分滿足消費者的各類要求。在區域經濟增長極的培育過程中,中小企業作為生產要素快速流動的主要載體將獲得較大的發展空間。

  文章指出,在全球金融深化持續發展大環境下,創新依舊是金融機構的核心生存理念,但在機遇與風險並存的後危機時代,金融穩定仍然面臨較大壓力,包括中國在內的各國的穩定與可持續發展需要更為穩健、更注重基礎資產質量的金融創新。?在穩健創新理念的引導下,中國金融發展或將呈現出融資渠道多元化、金融體系多層化、金融服務綜合化、區域金融集聚化四大重要趨勢。

  次貸危機並未改變全球直接融資市場快速發展的長期趨勢,據國際清算銀行(BIS)的數據測算,1987年至2010年全球直接融資市場規模年均增速為3.72%,高於間接融資市場規模2.91%的歷史年均增速。次貸危機企穩後, 2009年至2010年,直接融資市場規模的平均增速恢復至2.08%,而同期間接融資的平均增速僅為-0.96%,並於2010年下半年才重新恢復增長。“十二五”期間,中國產業投資基金、私募股權基金等新型直接融資機構將進一步發揮直接融資功能,對傳統融資模式形成有效補充,滿足新興產業發展、經濟結構轉型和居民消費不斷增長的市場需求。與此同時,大型金融機構和中小金融機構將針對不同的客戶群體形成有效的互補結構,共同滿足大型項目建設和中小企業發展的融資需要。

  同時,全球衍生品市場的長期發展趨勢也並未因次貸危機而改變,截至去年末,衍生品市場在全球金融市場規模中的占比依舊高達85.01%。而中國也仍將大力發展股市、債市、衍生品市場等多種金融市場,開拓農村金融市場,培育股權交易市場等新型金融市場,逐步形成多層次的金融市場體系,更大程度地發揮金融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

  文章最後說,看2009年至今的最新形勢演化,國際大型金融機構的綜合化經營指標大幅反彈,部分大機構的綜合經營程度甚至已超過危機前。這更凸顯了中國金融業綜合化經營的必要性和必然性。金融服務綜合化若能有序推進,全能銀行和金控公司兩種模式的市場運作均有望在政策引導下漸次穩步進展,信用融資、證券、信托、理財、租賃、擔保、網商銀行等各類金融服務的資產配置和融資服務功能有望得以充分發揮。而區域經濟增長極的有效培育,產業轉移的有效實現,多樣化消費需求的有效滿足,中小企業成長發展所需要的本地化融資體系服務,都將大大推動區域金融的集聚化。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