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張維迎:市場制度最道德

http://www.CRNTT.com   2011-07-21 09:31:55  


北大教授張維迎
  中評社北京7月21日訊/“如果大家都按照市場的邏輯去做,都想辦法通過為別人創造價值,為別的國家、民族帶來財富而獲得自己的幸福,那麼這個世界的衝突就會變少,自由貿易非常非常重要……”南方網昨天登載文章“張維迎:市場制度最道德”:

  經濟學和宗教倫理的基本假設是,人是自我中心的。宗教的邏輯和市場的邏輯最大不同是,宗教的邏輯是通過改變人的心來達到善的行為,市場的邏輯不想改變人的心,而是規範人的行(行為),即以利人之行,實現利己之心。

1. 人是以自我為中心的

  市場本身沒有改變人的本性,市場從不試圖改變人的本性

  人類犯錯誤或幹壞事有兩種原因,一是無知,知識有限,不明白什麼是好,什麼是壞,想幹好事,結果卻成了壞事;二是無恥,明知這事壞,損害別人,為了自己的利益仍然去做。比如,在廣泛關注的食品安全問題的整個鏈條中,好多人做了負面貢獻,其中有些人可能出於無知,有些人可能出於無恥。

  現實中,這二者很難區分。許多無恥行為從根本上講也可以說是因為無知,是缺乏智慧的表現,結果常常是聰明反被聰明誤。所以,我提醒大家,不要簡單地把人類犯的所有錯誤,都歸於無恥,這點非常非常重要。

  關於市場經濟,學者包括經濟學者都要保有這樣一種認識:市場本身沒有改變人的本性,市場從不試圖改變人的本性,擁護市場的人沒有想過用市場改變人的本性;反過來,正因人的本性沒法改變,所以才有了市場經濟,也才需要市場經濟,市場使人的行為更符合善的要求。

  人的本性是什麼?寬泛點說,就是幾乎所有人,都是以自我為中心的(self-cen-tered)。我不一定說人是自私的,但是人是以自我為中心的,這一點上,亞里士多德和孔子這樣看,亞當.斯密也這樣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