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誰打碎了故宮的盤子?

http://www.CRNTT.com   2011-08-05 14:41:58  


 
收藏家馬未都:“小心小心再小心!”

  故宮文物受損事件發生後,時代周報記者曾嘗試與多位曾在故宮工作過的文物專家聯繫,均被告知“不方便接受採訪”。8月1日晚,著名收藏家、觀復博物館創始人及現任館長馬未都接受了時代周報記者的專訪,並對事件的發生表示十分痛心。

  時代周報:普通主婦在家一失手摔了個盤子,也許是比較常見的事情。但故宮的工作人員失手,卻打碎了一件國寶。這種事情你以前聽說過嗎?

  馬未都:這種事太少了,屬於偶然性事件。過去測試文物需要取樣下來進行測試,而現在基本都是以無損害原則,採用無損檢測儀器,是一種新儀器,以至於工作人員不熟悉才出了問題。

  時代周報:你一向關注文物收藏,就你所知目前這個盤子的受損情況究竟如何?

  馬未都:肯定是損失嚴重,但具體情況我也不了解,也是看到新聞之後才知道。即使到現在,我知道的信息也並不比公眾知道的多。

  時代周報:對於這次故宮失手損毀的六瓣葵瓣盤的市場價值,你如何評估?

  馬未都:價值無法估量!哥窑由於燒造時胎釉膨脹系數不同,導致出現釉面開片,俗稱“碎瓷”,這一缺陷後被文人充分發掘,推至審美最高層次,遂哥窑以其缺陷美在中國陶瓷史上獨樹一幟,獲得社會認可,成為自明清以來皇家及民間推崇的對象。尤其宋哥窑,被藏家視為拱璧,擁有一件即可傲視同儕。更何況,這是一件宋代哥窑的珍品。

  時代周報:故宮博物院稱,破損情況雖然有些複雜,但修復不成問題。你怎麼看?

  馬未都:我們都知道,破損的文物是不可能完全恢復原貌的,價值也會大打折扣。因為所謂文物修復和修復是兩個概念。第一個概念,是把一個破損的文物修復成型,能夠便於觀看。另外一個概念則是你本身是好的,但是因為壞了要重新修復起來,這樣無論修復技術有多好,也不能達到原樣,也就是說,即使你把它黏合在一起,又呈現一個完整的狀態,但它和文物沒破損之前完全是兩碼事。

  時代周報:我們應該從這次事故中吸取什麼教訓?

  馬未都:既然事情已經發生了,現在只能接受教訓。為了避免類似的錯誤再度發生,必須要提高工作人員的責任心,以後一定要小心小心再小心。

  時代周報記者 吳曉蕾 發自北京 記者張子宇、特約記者溫陽東對本文亦有貢獻

  2011-08-04 02:45:12時代周報 原題:冰裂絕響:誰打碎了故宮的盤子?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