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故宮不能仍是紫禁城

http://www.CRNTT.com   2011-08-10 14:37:06  


 
殷國安:故宮的“門”式連續劇能拍多少集

  2011年08月10日02:31 來源:揚子晚報 作者:殷國安 

  據透露,繼7月4日宋代哥窑青釉葵瓣口盤在進行無損分析測試時碎裂後,故宮又有重要文物被損壞。此次故宮相關部門再次選擇瞞報應對。據介紹,出事的文物是由故宮宮廷部負責保管的清宮舊藏木制屏風,該屏風在文保科技部進行修復時,被水浸泡。

  最近故宮“運交華蓋”,突然成為媒體的“座上賓”了,似乎正進入“多事之秋”。於是有人慨嘆,以前拍過一部叫《故宮》的紀錄片,現在可以拍一部叫《故宮》的續集了。不過,現在看來,這部“續集”可能不是一集、兩集能解決問題的,而應該是一部連續劇。連續劇一共有多少集?我們不是觀眾,當然無法知道,但僅從已經“公演”的,就有好幾集了。

   連續劇的第一集是“失竊門”,第二集是“錦旗門”,第三集是“會所門”。從第四集開始,主題開始轉換,集中描寫了故宮藏品受損的事故,第四集是“宋瓷案”,第五集是“四件案”,網友“龍燦”再次在博客中發帖大曝猛料,稱故宮近年發生至少4起珍貴文物被損毀或被遺棄的事件。最新的就是今天的“屏風案”了。至於後面還有多少集,我們哪裡知道?

  據說故宮電視連續劇也採取了“厚今薄古”的原則,主要描寫目前發生的故事。例如就故宮失竊而言,這也不是第一次,建國以來就被偷盜過6次了,不過不為外人所知罷了。這或者也正是故宮的連續劇不能吸引觀眾的緣故:所有發生的故事情節雷同。再以最近披露的藏品受損的故事,其情節基本是沿襲了這樣一個固定的套路:發生事故——隱瞞不報——被舉報揭露——繼續隱瞞——輿論監督——上級干預——認錯道歉——內部處理。

  不過,在看了這麼多集之後,也看出了故宮的問題所在。這個故宮,主要還是沿襲了無能的宮廷管理吧?那裡無章可循、有章不循,於是事故頻發、責任不明,原因在於他們根本不具有管理文物的覺悟和能力,把民族的責任當成自己的家事,以至於出了問題也是瞞報,發現問題也是按家規處理。

  公眾真的不願意故宮的連續劇繼續上演。有什麼辦法?治標之法是,故宮把已經發生而被瞞報的全部問題,用“竹筒倒豆子”的辦法一次性承認並查處追究;而治本之法是,該整頓的整頓,該換人的換人,該究責的究責,該改革的改革,把故宮這個公共遺產放在公共的眼光底下,大家一起監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