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故宮的爛賬到底該怎麼清算

http://www.CRNTT.com   2011-08-11 14:30:54  


 
故宮應直面問題勿再失信

  2011年08月11日02:34 來源:京華時報 作者:喬子鯤 

  故宮代表了國家在文物保護方面的水平和形象。是以,故宮頻頻捲入醜聞,絕非故宮的“家事”,也不是故宮所在地北京的事,實乃國家之事。

  數月間,故宮歷經失竊門、錯字門、會所門、哥窑門、瞞報門、私拍門之後,再遇“封口門”。可謂猛料不斷,卻多非捕風捉影,或為事實,或回應多有“遮掩”。如此這般,一個“文化聖殿”與“文物保護神”的傳統故宮形象正在公眾眼里受到嚴峻挑戰。

   且說這瞞報門之“清宮舊藏木質屏風被水泡壞”,故宮應之“系文物正常修復和除塵”,卻又語焉不詳,反令公眾疑竇叢生。

  媒體爆出故宮“封口門”後,最初,故宮有關負責人在面對記者時稱,故宮方面目前無可回應,回答更令公眾如墜雲霧。昨天,故宮有關部門的負責人表示,傳聞不實,正協同警方處理此案。

  故宮諸“門”洞開,虛虛實實,但表明故宮在文物保護方面失責,該做的事沒做好,不該做的事卻做了。面對如許問題,故宮方面不能不直接面對,不能不深刻檢視自身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不能不給公眾一個徹底明白的答覆。做不到,故宮就難以取信於社會公眾。

  有人說故宮諸“門”,有其內部糾葛因素。然而,既暴露在公眾視野之下,就必須回答有沒有問題,針對存在的問題怎麼做了。公眾所以如此關心故宮,提出諸多質疑,原在於對文化瑰寶的精神寄寓,在於對國家深沉的愛。

  在公眾心里,故宮是國家的故宮,不是某一兩個人的故宮。無論其管理領導者,還是其具體工作人員,都只有那一份神聖的職責去為國家、為人民保管好文物,都必須有履行這份神聖責任的能力。

  在某種意義上,故宮代表了國家在文物保護方面的水平和形象。故宮頻頻捲入醜聞,絕非故宮的“家事”,也不是故宮所在地北京的事,實乃國家之事。

  有鑒於此,故宮方面又豈能不站在國家的高度去直面自己出現的問題,豈能不拿出一點對國家負責任的精神,去建樹文物保護方面的能力、形象和國民自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