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巴曙鬆:防範與化解地方債風險的途徑

http://www.CRNTT.com   2011-08-26 08:54:54  


隨著未來幾年短期債務到期,地方政府將迎來償債高峰,屆時流動性風險將會成為重要風險。
  中評社北京8月26日訊/近日,國家審計署發布了《關於全國地方政府性債務審計情況的報告》,引起了全社會普遍關注。報告顯示,截至2010年底,全國地方政府性債務餘額107174.91億元,其中: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67109.51億元,占62.62%;政府負有擔保責任的或有債務23369.74億元,占21.80%;政府可能承擔一定救助責任的其他相關債務16695.66億元,占15.58%。

  第一財經日報發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巴曙鬆文章表示,整體來看,中國地方債務風險處於一個可控狀態,較世界上公認的債務警戒線還有一定距離。但是其局部的、階段性的風險依然不容小覷,這主要體現在短期流動性風險較大、局部風險增大以及短期內的局部風險較為集中上。

  短期重點應對流動性風險措施

  文章指出,隨著未來幾年短期債務的到期,地方政府將迎來償債高峰,屆時流動性風險將會成為重要的風險。

  作為償還的主要來源的土地出讓收入,由於房地產調控加大力度,土地出讓收入大幅下降。而監管部門在2011年年中工作會議上明確指出,下半年要完善原有地方融資平台續建項目的規範工作,禁止用信貸資金支持不符合要求的新平台和新項目;對於到期的地方融資平台貸款本息,不得展期和貸新還舊。

  這就斷絕了不少地方政府和地方融資平台通過借新債還舊債以及對舊債延期的方式來緩解償債壓力,使地方政府和地方融資平台的流動性風險進一步增大。在當前環境下,拓展信貸之外的融資渠道、盤活現有資產,成為地方政府的應急選擇。

  1.減持上市公司股份

  在土地出讓收入大幅下降的情況下,地方政府或地方國資委手里掌握的上市公司股份,成為地方政府償債的主要來源。據不完全統計,地方政府或國資委掌控著654家上市公司股權,根據8月2日收盤價以及最新持股數量計算,地方政府和國資委持股市值有2.95萬億元,其中持有的流通市值達1.93萬億元。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