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新婚姻法出台讓愛情變為買賣?(上)

http://www.CRNTT.com   2011-10-10 14:45:23  


 
  深思熟慮後,於立夏向陳寒北提出在房子上加上她的名字。這套小戶型一年前由陳寒北的父母出首付買下,其時他和於立夏已開始討論婚嫁,房子實質上就是兩人的婚房。陳寒北拒絕了於立夏的要求,他認為於立夏很不明智,如果加上於的名字,婚後兩人想換房或再買房就是二套房了,首付門檻和利率都要高很多。對於工薪階層的他們,這是很實際的考量。

  問題擺上桌面只有這麼一次,被拒絕後的於立夏陷入了巨大的糾結。接受這場婚姻,她自認為已經作出了很大的妥協,陳寒北卻不願滿足她這個鄭重的也是僅有的要求。於立夏並非沒有考慮過二套房的麻煩,但她認為在她首當其衝的不安全感和日後要面對的離婚風險面前,“(二手房)那點麻煩根本算不了什麼”。

  於立夏和陳寒北相識於大學,戀情開始於一場浪漫的雲南之旅。六年後,他們的愛情和當下中國無數年輕人一樣,最終必須接受包括高房價、飛漲的CPI在內的物質生活方方面面的殘酷判決。這場判決將成為他們婚姻的通行證或墓志銘。

  於立夏和陳寒北曾以為他們通過了這場判決。畢竟他們有房,雖然小,且有很多貸款。但是,還有一些同樣掌握著婚姻命運的元素似乎被人們忽視了——比如信任。當於立夏和陳寒北都在抱怨著“他/她為我考慮得太少了”的時候,他們對這場婚姻的信心其實已然瓦解。

  在可以單純談情說愛的大學以及讀研期間,於立夏和陳寒北一直被認為是相當般配的一對。但對於嫁給陳寒北,於立夏始終心有不甘。來自河南縣城的陳家家境普通,為兒子在一綫城市買上一套小戶型已是拼盡全力。於立夏自認為對物質不算特別敏感,卻在看到閨蜜們動輒150平方米的豪裝新房時仍不免有所失落。

  陳寒北感覺到過女友的情緒。他同樣有怨言,如果不是“丈母娘經濟”大勢所趨,他是不願意父母動用他們的養老金來給他買房子的。讀書時他曾去日本交流,發現結婚多年也不買房的大有人在,他的老師36歲第一次買房時和其太太已結婚八年,“這個年齡首次購房在日本很正常。”

  在對《婚姻法》新解釋的討論熱潮中,兩性觀點的傾向性異常清晰。男性多半叫好,包括陳寒北在內的年輕男性普遍認為當下中國女性對婚姻的期待中摻雜了太多的利益考量,這讓他們力不從心。他們同時強調,新解釋並非偏袒男性,而是保護不動產投資者的權益。陳寒北認為這很公平,“女性也可以買房付首付啊,這個新的解釋同樣保護她們。”他覺得這可以促進女人獨立自主,經濟上不那麼依賴男人,“肯定是一種進步”。

  但女人們覺得她們為婚姻所作出的大量犧牲被漠視了。確實有一批女性可以在職場上和男人一較高下,但是天曉得她們為之付出的比她們那些男同胞對手多多少。更多的女人依然為生育、撫養孩子、操持家務所累,這些客觀上讓她們失去了事業的優勢。如今,面對婚姻解體(即使是男人的錯)的可能,她們卻得不到什麼像樣的回報。

  即使還沒有結婚,於立夏對婚姻解體也已相當恐懼。在她平日裡瀏覽最多的網站天涯社區上,“小三”是一個歷久彌新的話題。未婚的於立夏已早早預見到未來,她看見了十多年後模樣不賴的陳寒北,“變成有錢有地位、在情場上最受歡迎的大叔款,輕輕鬆鬆地和小女生調情,而自己卻手無寸鐵、垂垂老矣”,其實這幅畫面不過來自於立夏兩年前看過的電視劇《蝸居》。

  “他怎麼能抵抗得住小女生的誘惑呢?她們還會崇拜他,我可從來沒有。現在的人對婚姻和愛情都沒有信仰的。他根本不會想去抵抗。”於立夏說。生於這個價值觀混亂、“小三”橫行的年代,她必須從結婚的第一天起就為離婚的風險作好准備。

  而陳寒北完全不能理解於立夏的想法。“一個還沒有結婚就口口聲聲要為離婚的風險作打算的人,到底是她對婚姻沒有信仰還是我沒有?到底是她價值觀混亂還是我混亂?”

  8月底,於立夏對這樁婚事已不抱希望。她牢記她母親給她的忠告:一定要嫁一個你心甘情願的人。而她覺得自己已受了太多委屈,“就算他回來求我加名字,我也心灰意冷了”。

  然而陳寒北根本沒有這樣做。“我們倆本來明明是因為愛情而結婚的,最後卻搞得像一樁買賣。價錢談不攏,就吹了。”他覺得一切都很難看,已經不想挽回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