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新婚姻法出台讓愛情變為買賣?(上)

http://www.CRNTT.com   2011-10-10 14:45:23  


 
  愛無能

  愛情對於36歲的女人來說,已經不是什麼活命的氧氣。Jolin覺得自己可以在沒有伴侶的情況下,很快樂地活下去。但她並不是一個不婚主義者,與Jolin交談,會覺得適合的男人真的太少,而不僅僅是一種“剩女界的裝腔作勢”。

  不久之前,Jolin去參加了她弟弟的婚禮。親戚偶爾會提到幾句:“什麼時候能喝上你的喜酒。”這種級別的壓力,現在她已經無感了。

  在中國的各大門戶網站上,都曾對剩女難嫁做了調查:64%的某網網友認為剩女“太挑剔,擇偶要求過高”(77776 人次投票),45%的另一門戶網站網友認為剩女都是她們“自找的,都是挑來挑去惹的禍”(96471人次投票)。大眾傾向於將問題歸結於某種新式的“大女子主義”。

  但Jolin的要求其實很明確。她需要一個負責任的、能相互支持的、又鎮得住她的男人。隨著她自己年齡和心靈的成長,她好像爬上了一座金字塔的頂端。越高的地方,有越令人絕望的空氣。在這裡,偶然能遇見一個好男人,但他也早已是身為人夫。

  在傳統觀念中,中國通常被鼓勵女性“上嫁”。而那些處於“頂端”的“黃金女性”最終發覺自己在婚姻市場裡並不受歡迎。“剩”的問題大多集中在了兩個結婚希望渺茫的群體裡:沒有社會地位的男性和社會地位過高的女性。

  一般情況下,Jolin不會覺得太孤單,但是每當過節的時候,生病的時候,她很自然地就希望能有一個人會陪在她的身邊。這個時候,這個性格強烈的女人才展現出柔弱的一面。

  李昇現在正遂著母親的心願,試著與一些對象相親。但她直言,這種兩人從見面伊始,就在試探結合可能性的交涉方式,讓她感到非常別扭。她有時簡單想一想不婚的可能性,但“真的也就是簡單想一想”。

  無論是Jolin還是李昇,都提到一種“愛無能”的現象。結婚就像一個階段性的適用品,過了時間就好像玩不起來了。就像人們對於放鞭炮的興趣一樣。

  在戀愛的巔峰年齡段過去後,人們就很難被愛情“衝昏頭腦”而去盲目地和一個不完美的人結合在一起。對於寂寞空虛的生理衝動,也能夠有比較成熟的理性控制,更加不會急於結婚。

  在《經濟學人》的報道中,儘管全世界的結婚年齡都在上升,可是亞洲卻格外突出,甚至比西方都晚。在亞洲很多富裕地區,平均結婚年齡在過去10年顯著上升,女子為29至30歲之間,男子則為31至33歲之間。

  李昇的一個朋友,年輕的時候,也以為婚姻和愛情並不是她的首要追求。仗著自己是名校畢業的高材生,對一般的男孩子置若罔聞。她把所有的時間和精力都投入到了工作上,漸漸得到了自己夢寐以求的一切——經濟獨立、車子和房子,唯獨沒有愛情。

  現在,年紀和皺紋都一點點往上漲。心儀的男人早早地結了婚,單身的根本就不想走進婚姻的圍城。兜兜轉轉許多年,高不成,低不就。

  女權主義者在剩女的婚姻風險中,樂觀地看到了女性機遇。她們傾向於認為這是一場女性崛起的機遇,是對現有性別觀念的挑戰。但是Jolin卻把自己歸類為“不幸”。

  “是的,我在我注定的命運之下,我已經盡我所能做到了最好。但是如果可以選擇的話,我寧可在我年輕的時候,也許A或B或者C能夠更靠譜一點,我不需要之後那麼多風起雲湧的經歷,我渴望能夠從始至終,安心地為人之妻。”(未完待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