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邵建:呼籲“重建儒教”為哪般

http://www.CRNTT.com   2011-10-28 10:42:31  


 
相關鏈接:杜吹劍:文化不崛起,政治認同難一致

  2011-10-25 08:49環球時報 杜吹劍 北京學者

  摘要:欲收拾人心,解決當今中國人的身心安頓問題,挽救道德淪喪的世風,抵禦外來宗教肆無忌憚的入侵以及各種邪教的猖狂蔓延,除了重建儒教,力挺中華文化的主體性,別無選擇。

  中國曾經是聞名於世的文化大國。可惜,自近代以來,伴隨著國勢衰微,並在一波又一波的文化激進思潮的衝擊下,中國文化受到整體性破壞。文化的迷失必然導致道德混亂。於是,為官者不顧廉恥,為商者不守誠信,為富者不講仁義,為民者不懂禮儀,這已不是危言聳聽,而成為目前世風日下的某種話語寫照。

  從歷史來看,中國文化遭受過兩次外來文化的全面侵襲和挑戰。第一次是在南北朝及隋唐時期,外來的佛教對中國本土文化帶來嚴重衝擊,但儒家士大夫奮起反抗,努力以儒化佛,最終使佛教中國化,形成了儒釋道和諧並存的中華文化格局。

  第二次是近代以來西方文化強力進入中國,亦使中國處於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這次較之佛教進入中國最大的不同是“聖經伴著軍艦走”,即基督教背後有著一個比中國更強大的政治實體,並且其對宗教文化的輸出有著明確的政治意圖,給予了強大的經濟和軍事支持。所以,這較之第一次的危局更為嚴重,已不僅僅是單純的文化侵襲。

  文化價值的混亂會影響到文化認同,文化認同則又與政治認同緊密關聯。在今天的中國,社會各界之所以長期未能在政治認同上達成一致,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在文化價值上各行其是,沒有形成文化認同。從這個意義上說,中共中央提出的“培養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以“弘揚中華文化”的目標,亦是為了重建文化認同。故此,欲收拾人心,解決當今中國人的身心安頓問題,挽救道德淪喪的世風,抵禦外來宗教肆無忌憚的入侵以及各種邪教的猖狂蔓延,除了重建儒教,力挺中華文化的主體性,別無選擇。只有這樣,才能以文化認同促進民族融合,從而為國家的政治統一和民族的偉大復興建立萬世功業。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